对藏式宗教建筑细部艺术的初探-佛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藏传宗教建筑细部艺术的初探 _____以夏河佛学院搬迁项目为例 专 业:工程监理 大专生:祁艳红 摘 要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县城西郊,凤岭山脚下。拉卜楞寺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他们将一年划分为九个学期(四年大学期、二年中学期、三年小学期)。大学期,每学期为一月;中学期,每学期为二十天;小学期,每学期为十五天。1982年拉卜楞寺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卜楞寺有六大学院,最大的是闻思学院,属于显宗,其余五学院属于密宗及其他。显宗重理解,要系统学习佛学原理;密宗重修持,学僧接受专门教育。 本文通过佛学院搬迁基目施工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结合藏式传统宗教建筑整体形态与建筑细部的关系,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强烈而又独有的高原建筑特点和其魅力。建筑内部、外部空间的营造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建筑细部的梳理、建筑结构构件上的装饰、地方本土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取得显著贡献。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历史文献的参考,进而分析藏传佛教建筑整体形态与建筑细部的关系,然后总结出甘肃省佛学院传统宗教各个建筑细部的艺术特点,继而得到一套如牌坊、门廊、大门、窗、檐口、墙面、金顶等建筑细部构造方式。使我们对藏式建筑的细部有一个较好的认识。 绪论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艺术意志的体现。形与色也是建筑艺术中古老而含义深刻的部分。它跨越的领域触及到文化艺术、历史、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对于建筑艺术而言,形与色的装饰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方面建筑装饰给人带来审美上的愉悦和情感的震撼力,传递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另一方面形色所产生的特定形式和秩序,揭示了建筑的风格和类型上的特征。藏式建筑的形色所表现出来的华丽的装饰图案和神秘的造型等元素充分体现出了藏式建筑特有的宗教文化和生活意蕴,对人类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及内涵。 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是产生装饰的最古老最深远的原因之一,几乎所有的史前的装饰艺术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源头,藏式装饰艺术也如此。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藏传佛教,在历史上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不断变迁,几经兴衰,灿烂的佛教艺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对建筑装饰艺术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在藏式装饰艺术的造型中,从图案纹样的取材上来看,主要采用写实图案、变形图案和植物图案。写实图案的塑造较为偏重自然,抓住对象的外在形态和特征,它在装饰作品中被广泛的运用。变形图案的表现手法上更着重表现对象的神态特征和意趣。对人物、动物、植物、花卉等对象通过省略、夸张、添加、寓意、联想等手法大胆概括加工和变化以达到一种理想化的效果。变形图案在藏式建筑中有着浓郁的装饰意味。 佛学院搬迁项目概况 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怀,把宗教关系列入我国社会政治领域的五大关系之一,体现了党对宗教问题在认识上的升华。构建和谐宗教人才队伍是关键、是保障。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思想教育、政治引导是一项系统工程。 甘肃省佛学院具有一套完备的政教合一的组织体系,对当地社会综教、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到今天佛学院的搬迁说明甘肃省藏学研究更价值巨大。 甘肃省佛学院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86年创办,是甘肃省唯一培养藏传佛教界人士的全日制四年本科宗教院校,学院创办以来,始终按照宗教院校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为甘肃和周边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培养了一大批爱国爱教的僧才。 学院从2009年开始申请搬迁,在中央统战部、省委、省政府的极大关心支持下,2013年4月国家发改委以(2013)812号文对甘肃省佛学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给予批复。核定建筑面积22172平方米,所需建设投资由国家发改委定额补助中央预算,其余资金由省上自筹。 2014年1月省发改委对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批复建设面积22170平方米,办学规模400人。其中大经堂建筑面积4214.50平方米;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2259.69平方米;教学图书楼建筑面积2322.72平方米;学僧宿舍楼建筑面积6365.84平方米;教职工宿舍楼建筑面积3256.96平方米;配套用房(含学僧宿舍及教工食堂)建筑面积1881.34平方米;风雨操场建筑面积1183.68平方米;设备用房建筑面积633.94平方米。 藏传佛教建筑细部艺术初探 牌坊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它为牌楼。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