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讲义”背诵经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经讲义》背诵经文 第一章 天地合气 101 太虛廖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揔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素問·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 103 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其致一也。《素問·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 106 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素問·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 108 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遠,四者之有,而貴常守,反常則災害至矣。《素問·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 第二章 阴阳应象 201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202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 203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8]。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205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1];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3]也。故曰:陰在内,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208 故善用鍼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裏,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善診者,察色按脉,先别陰陽[4]。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濇,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10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長,緛短為拘,■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214 岐伯曰:陰者藏精而起亟[1]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脉流薄疾,并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是以聖人陳陰陽[4],筋脉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内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絶;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絶。《素问·生气通天论》 219 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素問·陰陽離合論篇第六》 224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絶。萬物盡然,不可勝竭。《素問·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 225 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素問·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 227 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然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寫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第三章 天年寿夭 301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飮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302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内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素問·上古天真论》 306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素問·四气调神大论》 307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