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小麦赤霉流行程度预测模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宝应县小麦赤霉流行程度预测模型

宝应县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预测模型 朱伟,杨呈芹,陈金宏,马玉凤,张雅东 小麦赤霉病(Gibberrella zeae)是我国小麦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地区为偶发区,陕西关中灌区及华北冬麦区有的年份发生也比较严重。该病不仅可能引起小麦大幅度减产,甚至毁灭性危害,威胁粮食安全,而且赤霉病菌分泌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当含量达到百万分之几的情况下即可造成人畜中毒,会引起人类和哺乳动物呕吐、腹泻、头晕、流产等的急性毒性和干扰蛋白质合成、免疫功能下降等的慢性毒性,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小麦赤霉病流行与为害程度与菌量关系密切。而病菌的越冬、生长、发育阶段与冬季和早春气候关系密切。因此根据已知相关气象因子和菌量因子建立预测模型,防治8年来小麦赤霉病最终病穗率大小,为准确预测小麦赤霉病发生轻重,将最终病穗率根据数值大小细分为5级,分级方法见表1。2005-2012年8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分级情况见表2。(%,Y)Y≤5 5<Y≤10 10<Y≤15 15<Y≤20 Y>20 2005-2012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分级情况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最终病穗率(%) 0.45 0.2 0.05 0.11 0.11 6.38 0.02 24.08 分级 1 1 1 1 1 2 1 5 1.2菌量因子选择 我县是水稻产区,因此以4月份病菌孢子释放高峰期前调查的水稻稻桩子囊壳枝带菌率作为菌量因子进行分析。2005-2012年的4月上旬小麦赤霉病稻桩子囊壳枝带菌率(X7)见表3。 1.3气象因子选择 由于我地常年种植小麦以早、中熟品种为主,小麦主体抽穗扬花期在4月下旬,一般在4月中旬必须作出预报,故选择4月份上旬小麦赤霉病病菌枝带菌量和生长、发育阶段(当年3月-4月上旬)的相关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筛选出的2005-2012年有关气象因子(X1-X7)。 1.4分析方法 以2005-2012年的相关气象因子、菌量因子(X1-X7)作为自变量和发生级别作为因变量(Y)组建多元回归模型,采用唐启义(2002)的DPS软件进行14.6240-2.3291X1+0.0357X2+2.0474X4-0.2236X5-0.2819X6+1.3953X7 复相关系数R= 0.9930,F值= 11.71,决定系数RR=0.98597;调整后的相关系数Ra=0.94963,调整决定系数Ra2=0.9803。该方程总体回归R值和F值显著水平,Durbin-Watson统计量 d=2.4125。 2.2相关系数分析 由表4多元相关系数表可看出,Y值与3月份降水量(X2)、3月份日照时数(X3)、3月份平均气温(X1)、4月上旬平均气温(X4) 4月上旬日照时数(X6)相关性好,与4月上旬降水量、枝带菌率(X5、X7)相关性一般。由表5偏相关系数表可看出,在排除其它因子影响的情况下,各独立因子与Y值相关性极显著(r0.05=0.707, r0.01=0.834)。 2.3准确度分析 通过对小麦赤霉病发生级别观测值和拟合值进行分析,2005-2012年间吻合度最高值达99.494%,平均吻合度为88.291%,但是2009年吻合度只有74.810%。 年份 3月 4月上旬 发生 级别 平均气温(℃) 降水量(mm) 日照时数(h) 平均气温(℃) 降水量(mm) 日照时数(h) 枝带菌率(%) X1 X2 X3 X4 X5 X6 X7 y 2005 8.0 49.7 225.4 15.8 20.7 87.3 0.26 1 2006 10.2 9.8 226.6 16.3 41.1 54.8 0.63 1 2007 10.6 56.9 173.3 13.4 4.3 70.5 1.78 1 2008 10.6 31.8 202.3 14.1 18.3 52.8 0.14 1 2009 9.2 51.9 172.0 14.2 0.0 84.0 0.22 1 2010 7.4 52.9 143.1 11.2 17.8 62.0 0.83 2 2011 8.9 24.6 226.1 12.1 9.2 62.5 0.88 1 2012 8.1 89.4 145.8 15.9 9.6 89.6 0.63 5 表3 2005-2012年宝应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级别及相关分析 表4 多元相关系数表 相关系数 X1 1 -0.4715 0.3552 0.1885 0.1047 -0.4973 0.2078 X2 1.0000 -0.4715 0.3552 0.1885

文档评论(0)

yx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