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系统与系统工程
丁渭造宫与系统工程
在我国古代的北宋 (公元960~1127年)年间,有一天皇帝居住的皇城
(今河南开封)因不慎失火,酿成一场大灾,熊熊大火使鳞次栉比、覆压数
里的皇宫,在一夜之间变成断壁残垣。为了修复烧毁的宫殿,皇帝诏令大臣
丁渭组织民工限期完工。当时,既无汽车、吊车,又无升降机、搅拌机,一
切工作都只能人挑肩扛。加之皇宫的建设不同于寻常民房建筑,它高大宽敞、
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十分考究,免不了费时费工,耗费大量的砖、砂、石、
瓦和木材等。当时,使丁渭头痛的三个主要问题是:1.京城内烧砖无土,2.
大量建筑材料很难运进城内,3.清墟时无处堆放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何在规
定时间内按圣旨完成皇宫修复任务,做到又快又好呢?聪明的丁渭经过反复
思考,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施工方案,不但提前完成了这项修筑工程,而
且 “省费以亿万计”——节省了大量金银。
丁渭是怎样做的呢?
首先,丁渭把烧毁了的皇宫前面的一条大街挖成了一条又深又宽的沟
渠,用挖出的泥土烧砖,就地取材,解决了无土烧砖的第一个难题;然后,
他再把皇城开封附近的汴河水引入挖好的沟渠内,使又深又宽的沟渠变成了
一条临时运河,这样,运送砂子、石料、木头的船就能直接驶到建筑工地,
解决了大型建筑材料无法运输的问题;最后,当建筑材料齐备后,再将沟里
的水放掉,并把建筑皇宫的废杂物——建筑垃圾统统填入沟内,这样又恢复
了皇宫前面宽阔的大道。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杰出的方案。首先,丁渭就地取材烧砖,解决了近
处无土烧砖的难题,避免了从更远的地方去取土烧砖;其次,利用河道运送
大量建筑材料,既解决了运输难题,又能将各种建筑材料直接水运到工地,
这对当时只有马车与船只的时代,节省大量的运力,意义十分重大;最后,
本来要运到其他地方去的大量建筑垃圾现在统统埋进了沟中,节省了运力,
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这种综合解决问题的思想就是一种典型
的朴素系统工程思想。
这个当时就被古人赞誉为 “一举而三役济”的“丁渭造宫”,用今天的
观点看来仍是值得称道的。丁渭将皇宫的修复全过程看成了一个 “系统工
程”,将取土烧砖、运输建筑材料、垃圾回填看成了一串连贯的环节并有机
地与皇宫的修筑工程联系了起来,有效地协调好了工程建设中看上去是无法
解决的矛盾,从而不但在时间上提前完成了工程,而且从经济上也节省了大
量的经费开支,又快又好地完成了皇宫的修复工作,实现了整个系统的最优
——既省时又省钱方案。
系统工程的核心思想就是把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或所研究的每一件事
物看成了一个有机的称之为 “系统”的整体,并且设法找出使这个系统变得
最好、最佳、最优的方法与途径。就像丁渭修复皇宫那样,创造性地找到了
使皇宫的修筑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方法。
系统工程的特征
丁渭建筑皇宫时,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砖、砂、石以及木材等。今天,
房屋建筑同丁渭那个时代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建筑材料仍是
砖、砂、石、木材等为基本原材料,只是昔日的大型石块已被今朝的钢筋混
凝土所替代罢了。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对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默默无闻的砖、
砂、石吧!
当房子建造之前,这些从四面八方运来的砖、砂、石被散乱地堆放在建
筑工地上,不但不起眼,而且还有点令人看不顺眼,因为不管怎么堆放都显
得乱七八糟的。然而,当建筑工人用一双灵巧的手把这些零乱的砖、砂、石
按照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有机地组合、叠砌在一起的时候,奇迹就发生了
——还是那些看上去不起眼、平凡的砖、砂、石,转眼之间就变成了一幢幢
高耸入云、美观漂亮、整齐别致而生气勃勃的建筑物。工矿企业、商店、医
院、学校、体育馆、水电站、住宅等从空旷的荒野上冒了出来,一幢又一幢,
一座又一座,像雨后春笋。
为什么同样是这些砖、砂、石,在经过建筑工人摆弄之前,就那么不起
眼;而经过建筑工人的精心劳动之后,就能赋予它全新的生命力而给人们以
美的感受呢?自然,你可以说出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理由,但其中最主要的
原因是建筑工人按照建筑师的设计把这些本来没有生命的砖、砂、石组成了
一个 “有生命”的“系统”——“房屋系统”,给这些无生命的砖、石注入
了永恒而不朽的 “生命”。
“系统”一词,实际上我们并不陌生,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
你每天都要与这个 “系统”或那个“系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