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1张pp)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赵匡胤yìn因屡立战功,受到后周
皇帝重用,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禁军最高将领)、归德军节度使,掌握了军权。
陈桥驿
公元960年,赵匡胤奉命率大军出征,到达陈桥驿时,赵匡胤佯装醉酒。他的亲信们喧闹着拥入他的帐中,把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向他跪拜,高呼“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做了皇帝。
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
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
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
宋太祖。
时间:960年
人物:赵匡胤
事件:陈桥兵变
定都:开封(东京)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方针: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结果:
统一了南方和中原地区
开封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局面
2、北宋的统一
意义: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唐朝疆域
北宋疆域
局部统一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
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
赵普哪一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五代十国以来兵变政变不断地原因?
哪一些“强臣”会威胁的中央集权?
宰相
禁军将领
节度使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
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
3、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
“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统调分离”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更戍法”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政大权
(2)中央:
目的:解决武将专权的积弊
措施:
目的:削弱宰相的权利
措施:
目的: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设置通判分知州的权利;
②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地方:
措施:
宋朝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影响: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的职权和作用。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通判的职权涉及到地方一切行政与司法事务;
通判的作用是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实行监督。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⑴抑制武将,文臣统兵。
⑵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制。
1.目的:
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的弊端重现
2.措施及影响:
影响: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影响:
①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②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③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
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材料研读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削夺武将兵权、抑制武将地位的措施,武将们不仅平日不受重视,而且带兵打仗都处处受到掣肘,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发出这样的感叹。
社会上,人们看到武将不仅地位降低,而且打仗也是败多胜少,因此不再以从军为荣。
4.评价:重文轻武的政策
⑴积极: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
⑵弊端:但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办事效率下降,官员众多,官僚机构臃肿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宋朝的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
3、宋朝重文轻武的影响
科举制的发展
1、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
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科举制正式形成
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4、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5、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提高进士地位
《劝学诗》
宋真宗(北宋第3位皇帝)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