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陶渊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燕丹:燕国太子,名丹。姓与国同,是战国时燕王喜之子。士:门客。报:报复,报仇。强 赢(yíng 营):强秦。赢指秦王赢政,即后来统一六国始称皇帝的秦始皇。 (2)百夫良:百里挑一的勇士。荆卿:即荆轲。卿,犹“子”,是燕人对他的尊称。 (3)死知己:为知己而死。燕京:燕国的都城,今北京地区。 (4)素骥:白色骏马。《战国策?燕策三》:“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色 是丧服色,白衣冠以示同秦王决一死,以壮荆轲之行。此处用“索骥”,就表达这层意思。广陌:大 路。慷慨:情绪激昂。 (5)雄发上指冠:怒发直指,冲起高高的帽子。雄发,怒发。冠:帽子。《战国策?燕策三》: “复为羽声慷慨,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缨(yīng 英):系帽子的丝带。 (6)饮饯:饮酒送别。易水:在今河北省西部,源出易县境。 (7)渐离:高渐离,燕国人,与荆轲友善,擅长击筑。《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嗜酒,日与 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位,旁若无人 者。”这里是指送别的击筑。筑(zhú 竹):古击弦乐器,形似筝。 宋意:当为燕太子丹所养之士。 《淮南子?泰族训》:“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 (8)萧萧:风声。淡淡:水波摇动的样子。《战国策?燕策三》载荆柯临行时歌曰:“风萧萧兮 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陶诗此二句即从《易水歌》第一句变化而来。 (9)商音:古代乐调分为宫、商、角、徵(zhī止)、羽五个音阶,商音调凄凉。奏羽:演奏羽 调。羽调悲壮激越。《战国策?燕策三》:“至易水上,既祖(饯送),取道。高渐离击筑,荆何和 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复为羽声慷慨,士皆膜目,发尽上指冠。” (10)且:将。名:指不畏强暴、勇于赴死的英名。 (11)登车何时顾:《战国策?燕策三》:“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谓决心己定,义 无反顾。飞盖:车子如飞般疾驰。盖:车盖,代指车。 (12)凌厉:意气昂扬,奋起直前的样子。逶迤(weīyí威移):路途弯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13)图穷:地图展开至尽头。《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 见。”事自至:行刺之事自然发生。豪主:豪强的君主,指秦王。怔营:惊恐、惊慌失措的样子。《史 记?刺客列传》:荆轲以匕首刺秦王,王惊而拔剑,“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环柱走,卒 惶急,不知所为”。 (14)剑术疏:剑术不精。《史记?刺客列传》载:秦王以佩剑断荆轲左股,荆轲坐地“引七首 以擿(zhì掷)秦王,不中,中铜柱。”结果荆轲被杀,行刺失败。同上传载:“鲁勾践已闻荆轲之刺秦 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奇功:指刺秦王之功。遂:竟。 (15)其人:指荆轲。没:死。余情:不尽的豪情。 燕太子丹喜欢供养门客,用意在向秦王报仇。燕太子丹招募勇士,年深日久得到了荆轲。 荆柯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手持宝剑离开燕京去为燕太子丹报仇。 白马在大道上长啸,燕太子丹等人慷慨送行。 荆柯怒发冲冠、猛气动缨。 在易水上饮酒送别,周围坐的都是英豪。 高渐离击筑,宋意高歌。 悲风萧萧,寒波澹澹。 筑奏商调人们都为之流涕,奏羽调人们则慷慨震惊。 心中知道此去必死,但可传名于后世。 荆轲登车飞驰去秦,连头也没回。 奋勇直前飞越万里路程,迂回曲折经过上千座城镇。 地图舒展到尽头,行刺的事自然发生了,秦始皇当时非常惊恐。 惋惜荆轲剑术不精,以致大功未成。 荆轲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却流传千古。 【品评】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