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
*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石径斜(xié xiá) 挑促织(tiǎo tiāo) 橙黄橘绿(chén chéng) ? ? √ √ ? √ 二、读拼音,写词语。 hán fēng zèng sòng jú huā shí jìng jūn zǐ shuāng yè 寒 风 赠 送 菊 花 石 径 君 子 霜 叶 三、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1.停车坐爱枫林晚( ) 2.荷尽已无擎雨盖( ) 3.菊残犹有傲霜枝( ) 4.夜书所见( ) 5.知有儿童挑促织( ) ? ? ? ? ? 因为 举,向上托 还,尚且 写下 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一、寒山蕴含生气 1.比较用字,判断正误。 白云生处有人家 白云深处有人家 (1)“生”表现出白云的升腾、缭绕和飘浮的动态。( ) (2)“深”表现出“石径”及“人家”的深远。( ) (3)诗句中只能用“生”,如果用“深”就与诗人要表达的意境不相符。( ) 枫林霜叶红——《山行》 ? ? √ √ × 2.下面是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判断正误。 (1)这两句写了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 (2)“寒”字点明了深秋时节,突出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 ) (3)“石径”是山里人家的通道,“人家”可以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 ( ) √ × √ 二、霜叶胜于红花 1.理解词语,选择。 (1)一个“晚”字说明诗人的山行是( ) A.从白天边走边赏景,直到傍晚。 B.从傍晚才开始的。 (2)“红于”与“红如”相比较( )。 A.意思相同 B.意思不同 A B 2.理解后两句,判断。 (1)因为傍晚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 (2)“霜叶红于二月花”仅仅只是比较两者颜色的深与浅,与作者表达的情感无关。( ) (3)“霜叶”与“二月花”相比,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耐寒,经得起风霜的考验。( ) √ × √ 三、赏秋天:最美季节 1.荷与菊:体会一“尽”一“残”,一“无”一“有”的对比,作选择。( ) A.说明自然的规律,花开花会落,生物都有生长的周期。 B.荷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那傲霜挺拔的花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C.作者的用意在于说明夏天和秋天各有特点。 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 B 2.秋天的橙黄橘绿:判断。 (1)“橙黄橘绿”说明了秋天的色彩丰富。( ) (2)“橙黄橘绿”主要说明作者对这两样水果的喜爱。 ( ) √ × 四、赠友人:相互勉励 1.深入理解“橙黄橘绿时”的含义( ) A.只是指时节,秋末冬初。 B.用来说明人生到了谢幕的时节了,要看透一切,放下一切。 C.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 C 2.体会苏轼写诗赠刘景文的用意,判断。 (1)诗人告诉朋友刘景文,自己只爱这个季节的景色。( ) (2)诗人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 (3)诗人将对刘景文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深秋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 × √ √ 五、景与情相融 判断。 1.“寒”既有秋风的寒凉之感,又有漂泊的凄凉之情。( ) 2.“客情”是指作客他乡时,受到礼遇的友情。( ) 3.“萧萧梧叶”与题目中的“所见”是不相符的,因为萧萧的声音只能听而不可“见”。( ) 梧叶送寒声——《夜书所见》 √ × × 六、悲与乐相衬 1.选择。 A.所见 B.所想 (1)知有儿童挑促织( ) (2)夜深篱落一灯明( ) B A 2.理解,判断。 (1)挑促织的儿童一定是快乐的,与诗人此时的心情一样。( ) (2)挑促织的儿童玩得快乐,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回忆与思念,与诗人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 × √ 一、延伸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理解词语,选择。 (1)“九月九日”是指( )。 A.重阳节 B.佳节 (2)“登高”是指( )。 A.家乡的节日风俗 B.与兄弟之间的登山比赛 (3)“忆”是指( )。 A.回忆 B.思念 A A B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必修3.ppt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 中图版必修3.ppt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必修3.ppt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课件 中图版必修3.ppt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 中图版必修3.ppt
-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考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doc
-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考点10 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doc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一块奶酪》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8《去年的树》(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那一定会很好》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山行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秋天的雨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秋天的雨》(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 听听,秋的声音课件 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