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历史坐标上的沉思 1 宋词二首课件 鲁人版必修4.ppt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历史坐标上的沉思 1 宋词二首课件 鲁人版必修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历史坐标上的沉思 1 宋词二首课件 鲁人版必修4

* 第一单元 历史坐标上的沉思 1 宋词二首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谥文忠。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擅长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曾任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召集人马,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其作品笔力雄厚,热情洋溢,慷慨悲壮,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作品背景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由于在政治上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打击,心情异常苦闷,他便常常在登山临水和凭吊古人之中寻求解脱。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此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赤鼻矶,望着滚滚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诸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感慨万千,写下了名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所作。当时韩侂胄把持朝政,企图用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起用闲居多年的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韩侂胄伐金的主张符合辛弃疾复国雪耻的一贯志愿。但是,辛弃疾认为伐金一定要充分准备,不能草率行事,否则会重蹈覆辙,使北伐陷于失败。在任时,他制甲胄,派遣间谍搜集情报,招壮丁并进行训练,为伐金做准备。可是韩侂胄集团,政治腐败,奢靡淫乐,辛弃疾对于这种政治局面忧心忡忡。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写下这首词不久,辛弃疾就受到诬陷。先是降职,后又奉诏闲居终老。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相关常识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起于唐代,盛于宋代。词原本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词调,也就是词牌。词牌规定了词的形式,如字数、平仄、用韵等。按字数多少,词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作家流派风格,词又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词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婉约派词语言清丽含蓄、感情缠绵,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读准字音 二、辨识通假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一词多义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四、古今异义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六、名句积累 (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惊涛拍浪,卷起千堆雪”两句,描写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象。(2017·山东高考) (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017·天津高考)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封狼居胥”,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赢得仓皇北顾”。(2016·全国高考Ⅰ)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016·浙江高考) (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2016·江苏高考) (6)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015·安徽高考) (7)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2015·全国高考Ⅰ)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一、理清文章思路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二、说说文章主旨 《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作者通过对赤壁古战场之险的描写和对周瑜这一年轻有为的英雄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称颂、仰慕之情,以及对自己年事渐高、功业无成、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 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作者通过追忆古人孙权建功立业、刘裕北伐的英雄壮举,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之情;通过回想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失败的情景,告诫当今的北伐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回忆当年南归之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却雄心不减,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任务一】分析作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1.苏轼刻画了怎样的周瑜形象? 提示:这首词描写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乔初嫁了”,美人衬英雄,写尽周瑜的俊伟风姿。“羽扇纶巾”,描写周瑜儒将的装束,手摇羽扇,头戴纶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