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今昆曲艺术传承和发展
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5月宣布中国的昆曲艺术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在文化部制定的十年规划的推动下,全国各昆剧院团新排了一系列新剧目,计有四十多个。本文以苏州昆剧院创演的青春版《牡丹亭》和上海昆剧院创演的全景式《长生殿》为例,从宏观角度考察昆曲传承发展的关键是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文中具体评析观众看好这两个戏的原因,从剧本整理、演唱艺术、伴奏音乐、舞台美术和演员传承等各个方面进行论证,指出这两个戏既能以生动的活态展示出传统昆艺的演唱魅力及其深厚底蕴,又能与时俱进地注入现代剧场新的艺术元素,既坚守传统,又有所变革,使古典昆剧焕发了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5月18日在巴黎总部宣布中国的昆曲艺术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各地的昆剧院团备受鼓舞,人气飙升。文化部为此专门召开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制定了十年规划;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又提出“保护、继承、创新、发展”的八字方针,极大地激励了昆曲界的士气。那么,昆曲为什么能成为举世公认的活的人类文化瑰宝呢?今以青春版《牡丹亭》和全景式《长生殿》为例,联系历史与现实的情况,从宏观的角度着眼,略叙一得之见。 一、昆曲的前世今生 昆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剧形态。它原称昆腔,又名昆剧,发源于元朝末年苏州府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昆曲的唱腔清柔婉转,优美动听;特别是生、旦、净、末、丑各门角色的舞台艺术,精湛绝伦。它融合唱、念、做、打为一体,运用手、眼、身、法、步等高超的表演技能来塑造舞美形象,载歌载舞,雅致精到。自明至清,随着昆曲在全国各地的流行,南来北往的作家争相为昆曲的演出编写剧本,涌现了明清传奇的创作流派和大批出色的名家名剧。所谓明清传奇,大多是四、五十出的昆曲大戏。昆山人梁辰鱼曾创作《浣纱记传奇》,苏州人张凤翼写出了《红拂记传奇》。明神宗万历年间,剧坛双璧是临川人汤显祖和吴江人沈璟。汤氏富于才情,创作了《牡丹亭》、《邯郸记》等“临川四梦”;沈氏注重声律,写出了《义侠记》、《埋剑记》等《属玉堂传奇》十七种。此时越中派的王骥德撰著《曲律》,吕天成撰著《曲品》等理论著作,推动传奇创作出现了热潮。如常熟人徐复祚写了《红梨记》,宜兴人吴炳写了《西园记》、《绿牡丹》等。而苏州派李玉写了《清忠谱》,朱素臣写了《十五贯》。他们能融合临川派与吴江派的长处,兼具才情与声律之“双美”,为昆曲的盛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代初年,兰溪人李渔不仅创作了《风筝误》等《笠翁十种曲》,而且在继承明代昆曲理论的基础上,推出了个人专著《闲情偶寄》,书中的《词曲部》、《演习部》和《声容部》记下了他自编自导的宝贵经验,为中国戏剧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圣祖康熙年间,昆曲创作出现了双子星座式的“南洪北孔”两位大家,那就是浙江钱塘人洪舁写出了《长生殿传奇》,山东曲阜人孔尚任写出了《桃花扇传奇》,双峰并峙,南北齐名。乾隆年间,昆曲鼎盛,折子戏大为流行,苏州人钱德苍编刊舞台演出本选集《缀白裘》,收录昆曲折子戏430折之多。乾、嘉之际,地方戏开始勃兴,当时评论家把昆曲称为雅部,把各种地方戏统称为花部。道、咸以后,在花部与雅部的竞争过程中,雅部逐渐衰落。1921年秋,苏州道和曲社的曲友们发起创办了昆剧传习所,聘请姑苏四大昆班之一的全福班老艺人执教,培养了一批“传”字辈演员,肩负传承昆曲的重任。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4月,周传瑛、王传淞担纲主演的《十五贯》进京演出,造就了一出戏救活昆剧的轰动效应。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昆曲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贵遗产,既充分肯定了它的艺术价值,但也指出它濒临衰亡急需抢救保护的现状。2004年3月,中央批复了全国政协报送的《关于加大昆曲抢救和保护力度的几点建议》。《建议》说:“像昆曲这样世界级的艺术经典,对它的抢救和保护必须保持它的纯正的经典品味。”“动用国家的力量来维护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维护民族文化经典的尊严,这是极其必要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这一举措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对于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有着十分重大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这个文件的重要精神,文化部和财政部在2005年4月联合颁发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决定从2005年至2009年,国家财政每年投入一千万元,实施对传统剧目的整理保存,鼓励创新;同时加强人才的培养,在上海成立了“昆曲表演艺术人才培训中心”,在杭州成立了“昆曲创作人才培训中心”。具体措施是2005~7月举办了全国昆曲院团编剧培训班和昆曲旦行演员培训班,2006年8月举办了全国昆曲院团导演培训班和昆曲小生演员培训班,2007年7月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docx VIP
- 小学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低年级用).pdf VIP
- 2025年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含实验梳理).pdf VIP
- 2025年会计专业论文选题(精选200个).pdf VIP
- 《赵氏雷火灸的临床应用》课件.ppt VIP
- 目录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docx VIP
- (阶段检测提升卷)+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3)单元+考点突破+检测试卷+++北师大版.docx VIP
- 压铸外观标准(附件).doc VIP
-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实录.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