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酒饮用习俗
第二节 节令饮酒 元旦 元旦饮屠苏酒,寓意吉祥、康宁、长寿 屠苏酒始于东汉。李时珍《本草纲目》:“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 饮用顺序由幼及长 社日 又称中和节。农历二月一日,祭祀土神,祈求丰收,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人们带着米酒、社饭祭祀社神,祈求五谷丰登,祭毕会餐。起源于三代,兴盛于唐宋,衰微于元明及清 唐王驾《社日》: “桑枳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清明 阳历4月5日前后。通常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一,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 清明节饮酒的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 端午 农历五月五日,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蟾蜍酒和夜合欢花酒的习俗 流传最广的是饮菖蒲酒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作兴守夜,洒扫庭院,露天设筵,摆上酒脯、时果、针线、笔砚以祈福。以酒脯致神,焚香列拜。儿童裁诗乞智,女郎对月穿针乞巧,其他如乞富、乞寿、无子求子,因人而异 祈毕,垣订杯盘,饮酒为乐,谓之“乞巧”,形成七夕酒俗,代代相承 中秋 赏月饮酒 清《帝京岁时记胜》: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 我国用桂花酿酒历史悠久。二千三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已有“桂酒”(《楚辞》) 九月初九,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始于汉朝 《续齐谐记》:“汉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令家人作绢囊,盛茱萸,悬臂登高山,饮菊花酒,祸乃可消’。景率家人登,夕还,鸡犬皆死。房曰,‘此可以代人’。” 除夕 大年三十夜,人们有守岁的习俗,即除夕夜通宵不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始于南北朝时期 除夕午夜,全家聚餐又名为团圆酒,向长辈敬辞岁酒,这一习俗延续到今 第三节 婚嫁饮酒 “喜酒” 第四节 迎宾待友之饮 一、文敬 二、回敬 三、互敬 四、代饮 五、罚酒 第五节 出师祝捷之饮 一、饯行酒 二、庆功酒 三、开业酒 四、分红酒 五、壮行酒 第六节 其它饮酒习俗 一、满月酒 二、百日酒 三、寄名酒 四、寿酒 五、上梁酒 六、进屋酒 七、插秧酒 八、收谷酒 第七节 饮酒行令 通令:猜拳、击鼓传花等 骰令 筹令 雅令:吟诗联句等 酒令 酒令也称行令饮酒,是酒席上饮酒时助兴劝饮的一种游戏。最早的酒令形式是投壶。 1、流觞传花类 曲水流觞是古人所行的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饮酒娱乐活动。最著名的流觞活动,是公园353年3月3日在绍兴拉宁举行的一次。王羲之《兰亭序》 也有人用花来代替酒杯,用顺序传递来象征流动的曲水。传花过程中,以击鼓为点,鼓声止,传花亦止。花停在谁手上,犹如漂浮的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被罚饮酒。 2、手势类 搳拳又称划拳、豁拳、拇战,是一种手势酒令,两人相对同时出手,各猜所伸出手指之合计数,猜对者为胜。因是互猜,故又称猜拳。 搳拳由于简单易行,故流传极广而又久盛不衰,是所有酒令中最有影响,最有群众基础的一种。 如:小蜜蜂、青蛙落水、老虎棒子鸡虫、明七暗七等。 划拳令:一点儿,哥俩好。三指头(三星照),四季财,五魁首,六六六,七个巧,八匹马,快喝酒,全来到。 猜拳 3、骰(tóu)子类 以点数定胜负。 4、猜枚类 猜枚是饮酒时助兴的游戏,是一种酒令。行酒令的人取一些小物件,如棋子、瓜子、钱币、莲子等握于手中,让人猜,一猜单双,一猜数目,三猜颜色,中者胜,负者罚饮酒。 5、筹类 筹,本为记数工具,后来被用到酒宴席上,做行酒令之用,称作觥筹或酒筹。筹在行酒令时有两种用途:一是记数,计算已饮酒的数量;二是罚酒行律的标志。酒令如军令,为保证酒令的正常进行,当遇到有违反酒令不遵守规则之人,可去除一种特制的酒筹,形如旗状,谓之罚筹,像足球裁判的红牌、黄牌。 以上两种作用的酒筹,都是行酒令时的辅助工具。而作为一种以筹为主的筹令,则是由筹简和一定数量的酒筹组成,每根酒筹上都注有如何行令的具体内容。 筹令举例—唐诗酒筹令 6、骨牌类 骨牌一般以竹为背,以兽骨为面,二者以燕尾榫互相铆合的长方体,也有采用高贵的象牙做面,故又称牙牌。骨牌共32张,其点分别涂以红、绿两种颜色。每张骨牌都有特定的名称。如:天牌,上下皆六点;地牌,上下皆幺点;人牌,上下皆四点;和牌,上为幺点,下为三点。 用骨牌行酒令,主要根据骨牌的色点象形进行附会,行令者或说诗词曲赋,或说成语俗谚,只要应上点色就行。有时为了翻花样,又常将三张骨牌的色点配合起来,附会一个名目,称作“一副儿”。行令时首先由令官洗牌,每三张码成一副儿,挨次逐一翻出,并宣出名目,行令者则相应与之对句,这犹如单张骨牌的组合,只是增加了一个必须押韵的要求而已。 7、游艺类 以动作或技巧为主来进行的,行令者做一杂耍,以自忖他人不能效行为度,然后要求他人模仿,不能者饮酒。 8、谜语类 以谜语做酒令。有“求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