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表现技巧 抒情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鉴赏 表现技巧 抒情类

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 ? ??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借秋风。 红豆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3)借用典故抒情   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姜夔《扬州慢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繁华景象,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景,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2011江西卷 (1)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2011江苏卷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2011四川卷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 2012江苏卷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2013广东卷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2013福建卷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设题方法   1、请分析这首诗如何借景抒情?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怎样的效果?   3、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试结合诗的内容,赏析XX句?    2013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 ②修禊xì: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 ③卖饧xíng:清明前后卖糖粥。 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明手法)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怎样用的这种手法  (阐运用)   3、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析效果) 2012上海卷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 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 分) 参考答案: 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 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 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013福建卷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 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4分) (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011【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