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宋代瓷器集前代之大成,创出丰富多采的造型,有唐八百、宋三千之说,并不夸张。有碗、盘、碟、洗、砚滴、盏、托、瓶、壶、罐、钵、尊、盆、奁、唾壶、渣斗、炉、腰鼓、瓷塑等,大都施纯色或驳色单彩釉,表面平滑或有碎纹。釉色有多种深浅不一的白、蓝灰、紫灰、鲜红、暗紫、青绿、褐、黑等色,更有因酸化作用而产生的光怪奇丽、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绚烂如霞,美不胜收。装饰方面有划花、绣花、印花、锥花、堆花、暗花、珐花等。纹饰题材极其丰富,常见的有花卉、龙凤、鹤、麒麟、鹿、兔、游鱼、鸳鸯、鸭、山水纹、回纹、卷枝、卷叶、曲带、云头、莲瓣、钱纹等。 北宋的瓷器,胎质较厚,釉上有蜡泪痕。至大观政和之时,所烧瓷器胎薄如蛋壳,釉薄如纸,胎釉结合紧密,尤如相溶,轻敲可闻声如玉磬,可谓美不胜收。 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其中以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代表,最能突显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宋代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承上启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我国陶瓷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1定窑名瓷 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古属定州,故名。始烧于唐代,宋代时发明覆烧工艺,规模扩大,宋、金时期繁盛时期,至元代时衰没。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传世极少。 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等类,早期较流行刻花,后兴起刻花与篦划纹结合,中期盛行印花装饰,至晚期更为成熟。花纹式样众多,有牡丹、萱花、飞凤、蟠螭、双鱼等,皆典雅妍丽,美奂绝伦。 定窑是烧制白瓷的著名窑场。宋代定窑白瓷最为出名。自北宋中后期起,定窑烧制的白瓷口沿一周不施釉,现出白色胎骨,以“白釉芒口”为特色。 HYPERLINK /gb/civilization/chinaware/history/progress/049b.jpg \t _blank 划花水波纹海螺 北宋前期,高12.3厘米,口宽8.4厘米,长19.3厘米,1969年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定州市博物馆。胎质厚重,色泽洁白,施白釉,釉色透明滋润,尾部无釉,为淡黄色。通体以划花,堆塑手法装饰,壳为螺旋状,饰以重叠的海浪纹和曲线纹,螺口不规则,有三条凸弦纹,螺尾有一吹孔,口边亦有一圆孔,以调节音量节奏。可见为一匠心独运的吹奏乐器。 HYPERLINK /gb/civilization/chinaware/history/progress/050b.jpg \t _blank 莲瓣纹碗 北宋,高8.2厘米,口径19.7厘米,足径7.1厘米,1969年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定州市博物馆。此碗胎体极薄,上部厚不及0.2厘米,透光可视花纹。施白釉,芝口毛足,釉质光润细腻。敞口,削壁,缩收平底,矮小圈足。碗身刻花装饰大片莲花瓣,清新素雅。碗底刻有行书“宫”字款。2汝窑名瓷 据说北宋时人以定窑白瓷芒口、不够完美的缘故,遂在河南省临汝县创建了青瓷窑,宋时隶属汝州,故名“汝窑”。在北宋后期元祜至崇宁间20多年里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 汝窑专烧青瓷,胎为体细腻坚致,体有厚薄。釉为天青色,汁水莹泽,厚若堆脂,以淡青为主,近似传说中的柴窑“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色,也有豆青、虾青和茶叶末等,釉中有如棕眼、蟹爪纹、芝麻花等细小钉痕。 装饰技法以下刻花为主,刻花较少,纹饰多为花鸟纹。主要器物有碗、碟、盘、瓶、樽、洗、盏托、水仙盆等。 HYPERLINK /gb/civilization/chinaware/history/progress/051b.jpg \t _blank 汝窑三足奁 宋,高13.1厘米,口径17.9厘米,足径17.9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馆此奁为圆筒形,直口平底,下连三个鸡腿状矮足。里外施釉,釉呈天青色,上有细碎线纹开片。口沿及底边各有两道凸弦纹,腹中部饰三道凸弦纹,底有细小支钉痕五个,状如芝麻。器形凝重大方,装饰端庄简洁,风格如西汉铜酒樽。 HYPERLINK /gb/civilization/chinaware/history/progress/052b.jpg \t _blank 汝窑青釉碗 宋,高6.7厘米,口径17.1厘米,足径7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