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络调理技巧 艾灸
便秘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次数减少和排出干硬便,排便习惯改变,坚涩难下,常常数日一行。便秘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认为便秘的原因多为肠道津液干涸,传导失司所致。李东垣说:“津液不足故大便燥结”。灸治穴位:天枢,支沟,足三里,上巨虚。灸法操作:1. 取仰卧位,暴露施灸部位;2. 用艾绒做成底面直径1cm,高1. 5~2cm的圆锥状艾炷,点燃灸双侧天枢穴,各灸5壮,约20分钟;3. 用艾条回旋灸灸上肢和下肢支沟、足三里和上巨虚,每穴7分钟;4. 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灸法大义:应用中医“合治内腑”及“俞募配次”的理论,选用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足三里,配大肠经的募穴天枢,以疏通腑气;又用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三焦气顺,则腑气通调,腑气通,则大肠的传导功能自可复常。保健常识:1. 保持良好排便习惯。2.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品,如燕麦,芹菜,玉米等水果蔬菜。3. 加强锻炼。内科病症-感冒灸治穴位:大椎,风池,合谷,膻中灸法操作:1. 取俯伏坐位;2. 取一支清艾条,距皮肤2—3cm点燃,在大椎、风池、合谷三穴行温和灸,每一个穴位约5分钟;3. 然后取仰卧位,暴露胸部膻中穴;4. 以上等艾绒,制作成底面直径为2cm,高为锥状艾炷,放在附子饼上,置于膻中穴上点燃,待艾炷燃及一半时点燃另一炷备用,每次灸3壮,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宜。5. 每日灸治 1 次,直到痊愈。灸法大义:治疗感冒一是要恢复卫气的卫外功能,二是要祛散风寒邪气。艾灸有着天然的温阳实卫、祛风散寒、避秽解毒的功效,及时灸之,则片刻阳气蒸腾、卫气运转,寒气立时消散。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可疏散风邪;手阳明之合谷穴以祛邪解表、清利头面,膻中穴借附子、艾叶之力益气温阳固本。保健常识:1. 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应越早越好。2. 如果感冒日久,出现喉咙干痛、鼻流黄脓涕、怕热、口渴等症状时就不要灸了。冠心病(心悸、心绞痛)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即心脏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多伴有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心绞痛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典型的心绞痛为突然发作的胸骨下部后方或心前区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可放射到左肩臂、左上肢前内侧及无名指和小指(沿心包经和心经)。疼痛一般持续5~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伴有面色苍白、表情焦虑、出汗和恐惧感。多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等因素诱发。心悸、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为胸阳不振,心脉痹阻为实;气血阴阳亏虚,心脉失养为虚,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灸治穴位:膻中,内关,至阳。灸法操作:1.取卧位,暴露操作部位;2.用1 g艾绒做成底部直径为20 mm的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直接无疤痕灸,至患者感觉灼热而不能忍受时更换新的艾炷。每穴灸5 壮,约30 m in。3.照此操作,隔日1次,10 次为1 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2个疗程。灸法大义:内病外治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膻中穴既是八会穴,又是心包的募穴,具有理气活血,宽胸利膈的功效,艾灸膻中穴能调养气血,温补心脉,解阴乘阳位之疾;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及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善治心胸疾病,艾灸可调理心气,活血通络;督脉属阳,统领一身之阳气,有补阳、温阳、通阳之功,灸督脉之至阳,振奋心阳,散寒化浊,温通血脉。三穴合用,由外及内,标本兼治。保健常识:1.防治结合,正确用药。2.避风寒、劳累、情绪激动。3.适当锻炼,艾灸持之以恒。失眠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者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紧张,思想压力加大,不良生活习惯,外界精神刺激,饮食不节等因素造成失眠随之增多。失眠属于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严重者属于神经官能症范畴。失眠日久可以造成人体各种损害,应该调治并举。灸治穴位:涌泉,神门,百会灸法操作:1. 用温热水泡脚10分钟;2. 取仰卧位;3. 将清艾条点燃,对准穴位施行温和灸,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每穴各灸10分钟;4. 每日1次,10次为1 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灸法大义:涌泉穴,又名地冲,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灸之可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有引火归元之妙。百会是督脉经穴,位于巅顶,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故百会能安神定志、醒脑益智。上取百会,下取涌泉,一阳一阴,以艾温通,使任督协调、髓生脑健、心神内守、阴阳平衡、寐寤有序。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灸之使神有所藏,不眠自愈。保健常识:1.起居有节,精神放松。2.适度锻炼,避免刺激性食物。耳鸣 耳聋聋、耳鸣是指听觉异常的两种症状。耳鸣是以自觉耳内鸣响为主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