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钟嵘诗品序中自然英旨观
浅析钟嵘诗品序中自然英旨观 摘 要: 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到了“自然英旨”的观点,“自然英旨”观主张在诗歌创作中追求自然美、真美,诗之声韵应符合自然,应当以“直寻”为创作方法,诗歌创作也是作家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自然英旨”观反对 “用典”和讲究“声病”之风。与此同时诗歌在追求 “自然美”的同时还注重文采的运用。 关键词: 自然英旨 直寻 自然美 钟嵘的《诗品》是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又一部重要的著作,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被后人誉为“百代诗话之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学术地位。他在《诗品序》中说:“自然英旨,罕值其人。”他提出的这种“自然英旨”观是独特的。 关于“自然英旨”,研究者或忽略不注,如陈延杰注《诗品注》、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中指出:“‘英旨’译为‘精美的思想。’”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认为“‘自然英旨’,都是精美的意思”。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自然英旨’,天然美好。” 关于“自然”,其解释固无异议,但对“英旨”,我理解为“旨”,《说文解字》中说:“美也,”从“旨”之字,多含味之义。《诗经?小雅?鹿鸣》曰:“我有嘉肴,以宴乐嘉宾之心。”《礼记?学记》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旨”即美味之义。故“自然英旨”应释为“自然而又美好的滋味”。 钟嵘《诗品序》中“自然英旨”的内涵,我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诗歌创造是作家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反对“用典”、讲究“声病”之风。 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自然英旨”,是讲求自然美,真美,这种思想贯穿钟嵘《诗品》始终。这一思想是与他的感情论密切相关的,即诗歌创作应是作家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要求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自然本色,反对刻意雕琢的藻饰之美。钟嵘对当时诗坛“用事”的批判,主要是指出了创作的“拘挛补衲”、“弥见拘束”的“蠹文”弊端,这正是其“自然英旨”说的题中之义。这种意义的“自然英旨”,钟嵘又称之为“真美”。 “真美”的提出,其实质反对的是那种“伤其真美”的八病等的矫揉造作,而对诗歌的自然的音节美,并不排斥。《诗品序》中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於诗矣。”先秦两汉论诗,重在“言志”。《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庄子?天下》中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说文解字》曰:“志,意也,从心之声。”孔颖达《正义》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钟嵘《诗品序》告诉我们的是诗歌抒发的情感必须是一种真实的情感,是诗人内心的一种不可抑制的情绪冲动,而不是堆砌词藻,不是无病呻吟。他还说:“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即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他明确指出:诗歌以真实情感为主,不是以用典为贵。创作的目的是表达诗人的真情实感,而滥用典故则会妨害真实感情的表达,他认为诗人只要把自己的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想如实地表现出来,就能取得好的艺术效果。 钟嵘在《诗品序》中评颜延之时曾引汤惠休的话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他对许多诗人受时代风气影响,追求文辞藻饰之美,而忽视自然之美,是很不满意的。他评张华诗云:“其体华艳,兴托不寄。巧用文字,务为妍冶。”又评陆机诗云:“尚规矩,不贵绮错,有伤直致之奇。”谢灵运诗中有许多清新自然的生动描写,例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林壑敛瞑色,云霞收夕霏。”(《石壁静舍还湖中作》)等。钟嵘对谢灵运这样具有自然清新特点的诗歌创作,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批评其过于繁富、细密的缺点。 二、诗歌当以“直寻”为创作方法,诗之声韵应符合自然。 钟嵘认为诗歌要达到“自然英旨”,当由“直寻”得之。《诗品序》云:“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是指心感于物,情蕴于中,一旦发之,借具体可感之形象表现出来,而无须补假。齐梁诗“补假”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用事,即用典故。陈注云:直寻只适宜于叙事写景之诗,而不适合抒情诗。试观《古诗十九首》,其中用典极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