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除维生医疗之法律和伦理议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撤除维生医疗之法律和伦理议题

撤除維生醫療之法律與倫理議題 報告者︰一般內科許聯輝醫師 主持人︰一般內科陳志成主任 案例摘要 病患為65歲男性,有高血壓之病史且無規則控制。於95年5月15日因顱內出血由急診插管治療,並於當天緊急手術治療。病人於手術後呈現重度昏迷,在神經加護病房醫師與家屬討論氣切手術之必要性,家屬已拒絕此手術治療,在95年6月10日因為無法脫離呼吸器及重度昏迷(E1VEM4),轉入呼吸照護中心,準備計劃拔管和脫離呼吸器。 討論主題一: 對於此病人,在倫理層面持續治療是否為無效治療 ? 家庭背景 病患為一家之主,平時在市場賣東西維生,收入微薄,家中並無積蓄。病患的老婆職業是工人,收入也很少,他們育有三個小孩,分別在大學(男孩)及高中就讀(二個女孩),老大就讀夜間部並且打工幫忙家中開銷 。 轉入呼吸照護中心之情形(1) 由於病患在呼吸照護中心持續呈現重度昏迷,但脫離呼吸器之指數(RSI)良好,病患嘗試T形管呼吸,其呼吸形態也很好。因此與家屬討論拔管之問題,若無法拔管或失敗,下一步便下轉慢性呼吸照護病房。我們主動照會社工幫忙解決經濟問題。 討論主題二: 對於此病人,在法律層面是否可撤除維生醫療? 轉入呼吸照護中心之情形(2) 因家屬考慮很久並同意拔管,但因經濟問題及小孩教育花費,不同意病患拔管失敗後再插管。其間曾就法律層面問題與他老婆討論再插管問題,她堅持不同意再插管。 轉入呼吸照護中心之情形 病患於95年6月28日因脫離呼吸器之指數(RSI)良好,病患嘗試T形管呼吸,但是其呼吸形態並不好。因先前與其家屬討論要當天拔管,而且也強調其失敗率,但家屬仍然堅持拔管,家屬也都準備接受病患即將往生,因此醫生決定拔管。病患在五小時後因上呼吸道狹窄而呼吸急促,家屬隨後辦理自動出院。 討論主題三: 對於此病人,在經濟層面,若家屬執意要將錢省下來培養小孩而不要再花費於此病人,你會同意家屬而拔管嗎? 討論主題四: 對於病人治療若無法同意其家屬而拔管,若家屬執意要自動出院可否? 討論主題五: 在健保缺錢的情況,醫師若堅持不拔管而下轉慢性呼吸照護病房,是否合乎情理法? 討論主題六: 你覺得醫師處理妥當嗎? 討論主題七: 對於慢性呼吸衰竭病人,何種情形可撤除維生醫療,尤其對於重度昏迷及長期臥床之老人? 重症病患照護之倫理特殊性 一群與死亡近身搏鬥的病患 病患之治療目標可能隨病情變化而轉變 生命長度與生命品質間的交換(trade off) 病患決定能力(capacity, competence) 之判定 病患失能時的決定 約束之使用 倫理原則及病患基本權益 Beauchamp及Childress於1979年提出生命倫理學的四原則方法 1. 尊重自主(respect for autonomy) ?認具決定能力病患應有權選擇,決定其所偏好之照護。 2. 不傷害(nonmaleficence) ?自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以降,『不傷害』原則一直是西方醫學倫理的重要傳統。如何平衡利益與傷害以創造病患最大福祉,乃是不傷害原則最基本的考量 3. 行善(beneficence) ?醫療專業有義務提升病患的健康福祉。 4. 正義(justice): ?追求對相衝突的主張提供合乎道德的解決方 法,以達到對於社會上各種負擔、利益或資源 能有公平合理的分配。 不予急救醫囑 無效醫療 不予急救醫囑和『無效醫療』的概念息息相關 醫師必須盡全力救治病人』的初確義務可以被凌駕 無效醫療可以區分為嚴格定義的無效醫療(strict definitions of futility)』和『寬鬆定義的無效醫療(loose definitions of futilty)』兩種 1. 嚴格定義的無效醫療;屬於醫師的專業判斷範圍 2. 寬鬆定義的無效醫療;,則涉及個人價值觀及資源分配等問題,無法由醫師單方面決定,必須與病患或代理人充分溝通,以達成共識 。 病患施以CPR常是臨床倫理爭議之所在 最理想的做法,是在病患仍有決定能力,而可預見這樣的情境發生時,醫師就事先與病患討論不予急救醫囑問題或請病患指定代理人,在日後代理其決定;而如果醫師無法在病患有決定能力時與之討論,那 醫師便應與代理人交換意見、根據病患的價值選擇,做出決定。 英美『不予急救醫囑』相關的規範 緊急狀況之下,保全病患生命總是第-優先考量 英國醫學會的心肺復甦術相關決定』中規定:對於未明確表示意圖的患者,必須假定為傾向接受心肺復甦術 美國醫學會的倫理規範中也規定,除非和患者的意願或最佳利益相違背,否則應該施行心肺復甦術 ?落實行善原則 在下列情況下適合考量不予施行CPR: 不太可能成功 不符合病患具決定能力時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