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银行安全防线
网络银行安全防线 几个蒙面大汉手持冲锋枪闯进银行……这是经典好莱坞影片中出现的银行抢劫案现场。然而,如果现在还有电影这样拍摄劫匪的话,那么导演或者编剧一定落后于时代N年了。现在已经进入数码时代,劫匪们已经放下了刀枪,开始坐在咖啡厅里,一边品尝咖啡一边点击鼠标,慢悠悠地抢劫银行。这些劫匪也不再是传统故事中的那些不怕死莽汉,数码时代的银行劫匪不但需要胆大心细敢冒风险的特质,更需要对新的信息技术有娴熟的了解和掌握。虽然日益猖獗的网络劫匪想方设法盗取银行的资产,然而,当今一种专门从事阻止黑客侵入银行计算机系统的防护系统和网络安全警察,也正在和网络上的这种违法行为进行着斗争。 现实劫匪超越虚构的电影 从网络银行抢钱的故事已经出现在好莱坞娱乐大片《防火墙》里了。计算机安全专家杰克?斯坦福便是一位从事网络银行安全管理的特工。他供职于美国西部西雅图市一家国际金融机构太平洋银行,是一名备受股东们信赖的高级网络安全主管,多年来负责设计最有效的防盗计算机系统和各种“防火墙”式的软件。然而,杰克的防盗系统却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他自己。因为,防火墙的密码就由他来保管。这一点,似乎包括对银行里的现金垂涎已久的罪犯们也心知肚明。身份非同一般的杰克,在公司的地位和待遇都相当的优厚。这也让他和他那身为建筑师的妻子贝丝?斯坦福以及他们的一双儿女过着优裕的生活,包括一栋位于市郊高级住宅区的豪宅。 但是,幸福的生活终于被邪恶的贪心贼给打破了,这名凶狠的歹徒决定利用这一家人的性命以及杰克脑中的防火墙密码来满足自己瞬间发财的欲望。因此,好几个月来,比尔?考克斯一直在仔细观察杰克和他的家人的日常生活规律,并利用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监控他们上网的活动,窃听他们的私人电话,熟知他们的日常作息,并窃取他们最隐秘的资料等等。比尔?考克斯甚至了解到他们小孩的朋友的名字,以及他们的病史,更知道了他们居住的社区安保系统的密码。他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以完全掌控杰克一家人的每一个生活细节,现在终于到了可以行动的时间。比尔率领几个手下凶残地闯入杰克的豪宅,把贝丝和她的孩子们软禁在自己的家里。然后,勒令杰克帮助他们在网上安全地通过太平洋银行防火墙的保护窃走了一亿美元的巨款。 你看到这里,或许心里在想:“哦,不就是部电影嘛!那都是假的。现实生活中有那么牛的网络银行劫匪么?”有时候现实是超越人们想象的。电影中出现的劫案金额是1亿美元,现实生活中却有4亿美元的网络劫案。2005年3月,英国网络警察成功阻止了有史以来金额最高的一起银行抢劫案。一个由黑客组成的犯罪集团侵入日本三井住友银行英国分行的电脑系统,试图将2.2亿英镑(约合4.23亿美元)转移至他们分别在不同国家开设的10个账户。首先发现犯罪不良企图的是英国警方的国家高科技犯罪小组。 2004年10月,警方就在网络上发现异常迹象,有人侵入日本三井住友银行英国分行的电脑系统,利用一种能够记录键盘输入活动的病毒软件,盗取银行账号和密码。英国高科技犯罪小组随即对黑客的犯罪活动展开了密切监视,并发现其中一名罪犯隐藏在以色列。该小组随即派遣两名警官前往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同当地警方联手,将一名以色列男子逮捕归案。如果不是英国警方的及时行动,英国可能将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银行“抢劫”案。三井住友银行一位发言人表示,由于提前采取了安全措施,银行没有遭受任何经济损失。 也许有读者看到这里会长舒一口气说:“哦,原来他们被抓住了。我们的银行网络系统还是很安全的嘛。”然而,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现在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银行盗窃案,而且不少未能破案。 据统计,80%以上的英国公司的银行账户被网络劫匪侵入过。尽管大多数银行不愿承认他们的系统很容易遭受攻击,事实上,在伦敦营业的500多家银行每年大约有2000至3000起类似欺诈事件发生,只不过都被银行用各种方式压了下来,以免损害银行的安全声誉。2005年6月17日,美国万事达公司公布了一条震惊全球的消息: 4000万信用卡用户的信息可能被窃。电脑病毒侵入了万事达下属一家结算处理公司的计算机系统,黑客偷走了20万张信用卡和借记卡账户的数据,并可能访问了4000万名信用卡的信息。 在中国,2005年5月11日,储户庄某到晋江农行营业部业务窗口办理存款业务时,发现账户内的777万元存款不翼而飞,堪称迄今为止国内网上盗窃个人存款金额最大案。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最近发布的《2006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网络银行用户数量接近4000万,为2005年的两倍,但是由于受到“网络银行劫匪”的影响,61%的网民不敢使用网上银行。 劫匪打劫网络银行的种种伎俩 纵观历史,自从人类进入以“劳动分工”为标志的文明时代以来,需求的多样化、劳动产品的相对过剩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