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隧道施工中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
浅析隧道施工中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 【摘要】隧道工程具有工程量大、集中、工作条件差的特点,而且带有一定的风险,要求技术含量高,而且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是土建工程中的一种特殊构筑物。隧道工程以其缩短路径、克服高程的优点见长,受到公路、铁路、水电等行业的普遍欢迎。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问题常常是影响隧道施工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质灾害;围岩变形;涌水和突水;地面沉陷和塌陷 在现代隧道建设中,发展趋势是隧道越建越长,穿越的地层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长大隧道和复杂地层隧道的建设,对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来说,隧道工程的发展主要受控于2方面因素,一是隧道施工技术,二是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结合工程实践,讨论了现代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塌方、突水、涌水、地面沉陷和塌陷等地质灾害,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1 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问题分析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塌方、岩溶塌陷、涌水和突水、洞体缩径、山体变形和支护开裂、泥屑流、岩爆是常见的地质灾害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发生的条件不尽相同,但对隧道施工造成的危害却是类似的。 1.1 围岩变形破坏 围岩变形破坏是隧道施工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表现为松散、破碎围岩体的冒落、塌方,软弱和膨胀性岩土体的局部和整体的径向大变形和塌滑,山体变形,支护和衬砌结构的破坏开裂,以及坚硬完整岩体中的岩爆等现象。其中,塌方是隧道施工中最常见的灾害现象之由于围岩失稳所造成的突发性坍塌、堆塌和崩塌,常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如日本1984~1997年间,在隧道施工中死亡的220人中,因崩塌而死亡的占26% ;意大利和瑞士之间的勒奇山隧道(14.6km)因坍塌死亡25人;我国成昆铁路415座隧道施工中有25%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塌方;川黔线凉风垭隧道(4.27 km)因断层泥遇水膨胀使平行导坑及正洞遭受巨大压力,从而出现拱顶大量塌方,支撑压裂拱圈和边墙;大秦线西坪隧道(0.298 km)一次塌方量达9000 m ,塌通地面;成昆线红庙隧道因大量涌水和严重塌方被迫改线。这些灾害现象的形成和产生,主要取决于围岩体的岩性、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特征,同时与地应力和地下水的状况关系密切。其中,岩爆问题是深埋岩质隧道在无地下水条件下发生的常见现象,现场测试和研究表明,岩爆是脆性围岩体处于高地应力状态下的弹性应变能突然释放而发生的破坏现象,表现为片帮、劈裂、剥落、弹射,严重时会引起地震。而其它类型的围岩变形破坏,一般多发生在断层破碎带、膨胀岩(土)第四系松散岩层、接触不良的软硬岩接触面、不整合接触面、软弱夹层、侵人岩接触带及岩体结构面不利组合地段的地质环境中。 1.2 涌水和突水 涌水和突水问题是隧道工程中的又一常见地质灾害,其中尤以突水和携带大量碎屑物质的涌水危害性最大。涌水和突水多发于节理裂隙密集带、构造形成的风化破碎带;突水灾害多发于岩溶洞穴、溶隙发育地段、含水层与隔水层交界面。据统计,我国1988年前已建成隧道中的80%在施工中遭遇突水灾害,总涌水量达10000 m /天以上者达31座。京广线大瑶山隧道穿越9号断层时突水量达3万m /天,其竖井也曾因突水被淹,损失严重;成昆线沙木拉达隧道(长6.383 km)曾发生最大达5.2万m /天的多次突水,造成停工32天,通车后严重漏水,多年的整治耗资近千万元。在国外,日本旧丹那隧道(7.804 km)1918年开工后曾6次遇到大的突水,水压高达1.4~4.2MPa,最大一次大断层突水达28.8万m /天,贯通时总涌水量达14.5152万m /天,导致隧道至1934年才建成;清水隧道(9.70 km)曾遇及1.584万m /天的突水,大清水隧道(22.22 km)曾遇及12.0384万m /天的突水,青函隧道(53.850 km)曾4次遇及11.52万m /天的突水,前后共死亡34人,伤残1300余人,经5个多月才控制,总工期较计划推迟10年之久;瑞士与意大利之间的辛普伦1号隧道(19.800 km为控制山体压力及地下水,比原计划多花5倍资金,时间推迟了1年半。 1.3 地面沉陷和地面塌陷 地面沉陷和地面塌陷是伴随着隧道施工过程直至隧道完工之后一段时间内所出现的又一常见地质灾害。地面沉陷一般发生在埋深30 m的隧道、城市地铁和大型地下管道等工程开挖地段;地面塌陷主要因隧道内长期涌水或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多发于覆盖层厚度在5~20 m 的岩溶发育地区,少数地面塌陷也可以是隧道顶板冒落、塌方而引起。这类地质灾害除了给隧道线路的施工带来极大困难外,更严重的是将恶化工程地区地面的生态环境条件,引发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及地表水枯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2 隧道地质灾害问题的防治措施 现代隧道工程规模和埋深比较大,遇到的地质条件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