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精神源于同理心与悲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宽容精神源于同理心与悲悯

宽容精神源于同理心与悲悯   宽容是一种美德。但当宽容精神与正义原则相遇,在两者之间如何排序,却成为需要我们仔细考虑的问题。只有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正义原则才能真正实现,而宽容精神也才不会沦为那种不分是非的乡愿。   3月23日,福建省南平市发生了一起小学校园内的惨烈血案。一个本来以救死扶伤为职业的医生郑民生,竟然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刺死刺伤小学生共13名。无疑,这是令人发指的罪行。就在此案审理之际,媒体又接续了一则与此案有关的后续报道:“南平小学生写作文杀气腾腾”。原来,在某个写作练习班上,老师给了孩子们关于“南平血案”的选题,小学生们信笔写来,毫不掩饰他们对郑民生的仇恨,甚至有的用上了“碎尸万段”这样血淋淋的词汇,还有的指责郑民生:实在要杀,不如就去杀贪官。   如何看待这些充满仇恨与愤怒的作文呢?其实,一个儿童的心理并没有像一个成年人一样,有那么多的既成观念,他们经历世事少,情感波折也不多,他们儿时的作文,很多只是说说,如果立意新、文采好、观点投合大人的想法,可能就会受表扬、得高分。特别是应试教育环境下,作文更是脱离了言为心声的本义,成了博得好成绩的工具。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能单单根据孩子们的作文来判断他们的真实观点了。他们写出来的,可能是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意见,也可能是对于他们心目中所谓“正确观念”的一种夸张放大。所以,与其说这些作文中的观点代表了孩子们的想法,倒不如把这些文字看成是成人社会对“3?23”血案的观点的表征。   也就是说,小学生作文里表现出的仇恨,准确地说,正是我们这个成人社会教给他们的。指责别人,抬高自己;贬低、侮辱以至用暴力对待犯了错和犯了罪的人,来证明自己与错误或罪恶没有任何关系。这在成人社会里是一种常见的狡猾心理。特别是在半个世纪前,许多中国人都曾陷入一种错误的思维模式中,以为只要斗倒坏人,剩下的就是好人;斗倒了自己心中的“私字一闪念”,就会变成“大公无私”的新人。于是我们把自己浸泡在斗争的海洋里,从不去想宽容,从不去想接纳,从不去想这一切从根本上看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虽然我们站在新世纪的地平线上,但是国人们却并未对那个时代的社会心理做过认真和深刻的反省。而今天在孩子们头脑和心灵中延续的,也仍旧是斗争思维的残余。   其实,无论人想达到的理想多么伟大高远,都必须首先从回归生命的真实开始。人真实的样子又是什么?我们有欲望,渴望幸福与无忧的生活,虽然我们都有善良的本性,可同时我们也都会因自己曾经的伤痛而对自己或社会施加着负面的影响。这就是人,有时像天使,有时也可能像魔鬼。有些人以为,把魔鬼的一面从生命中除去像洗掉手上的污渍一样简单,但现实中我们却发现,这样做很可能效果不明显,甚至很负面,反而还弄得自己伤痕累累、疲惫不堪。   说到这里,就有个非常有意味的电影要介绍给大家。那就是由国际级影星朱丽叶?比诺什和约翰尼?德普主演的电影《浓情朱古力》。故事的情节大概是这样的:兰斯昆尼特,一个景色优美、民风保守的法国乡间小镇,那里有一座古老的教堂,镇长雷诺伯爵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他不仅每时每刻严格要求自己依教规而行,也用同样的态度管理整个小镇。镇上的人都去教堂,但他们的心中却因未解开的心结而郁郁寡欢。一个冰雪纷飞的冬天,神秘的异乡客薇安娜带着女儿来到了小镇,开了一家巧克力店。薇安娜的热情、自由与真诚,带给小镇一股迥然不同的气息。凭着她敏锐的眼睛,薇安娜很快就发现了人们各自不快乐的缘由。在薇安娜的眼中,巧克力不只是食品,它的不同口味恰如人生中的种种酸甜苦辣一般多变而又意味深长。于是薇安娜给不同遭遇的人制作不同口味的巧克力,薇安娜的巧克力于是有了一种魔力。镇上的人们不仅是在薇安娜那里尝到了多年来未尝过的巧克力的味道,更在薇安娜这里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心扉。爱情再度来临、母女得以和解、虐待也终于被制止。然而,随着薇安娜影响力的增加,镇长的不满也越来越强烈,他把薇安娜看成是扰乱人们信仰的危险人物,以“为镇上人着想”的名义,镇长决定要把薇安娜这个异教徒逐出小镇。然而,在一个安静的夜晚,当镇长路过巧克力店时,橱窗里各式各样的巧克力却拽住了镇长的双腿。一股从心底升起的巨大的欲望竟使镇长偷了一颗巧克力放进嘴里,美味不可抗拒!镇长长期以来被压抑、遏制、被自己刻意塑造出来的人格面具瞬间崩溃,他爬进橱窗,如痴如狂般吃光了里面所有的巧克力,最后醉倒在橱窗里,直到天光发白……   镇长最后的崩溃对他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站在心理咨询的专业立场,镇长的信仰方式更看重仪轨与教规,却忽略了信仰的真义。信仰本不是外在的约束,而是心中对原始教义的感应。如果心中没有皈依神圣的内在动力,那么只把教义当成压制欲望的紧箍咒,到最后,就必然遭受欲望的疯狂报复。如果在崩溃过后,镇长能通过反省,转而调适心中灵与肉的平衡,或许他对自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