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学概论》大纲(2012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文物保护学概论》大纲(2012版)刘爽 编著 第二章 金属文物保护技术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潮湿的空气中,有些金属制品很容易生锈,这不仅有碍观瞻,还影响它的性能和使用,这种现象就叫做金属腐蚀(Metal corrosion)。也就是说,所谓的金属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金属的腐蚀现象是自然界中非常普遍发生的现象,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对于金属文物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金属为什么会被腐蚀呢?金属发生腐蚀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呢?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过程,即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由于接触的介质不同,金属发生腐蚀的情况也不同,一般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如氧气、氯气等)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叫做化学腐蚀。这类反应比较简单,仅仅是金属跟氧化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铁与氯气直接反应而腐蚀,等等。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而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反应。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所发生的腐蚀是电化学腐蚀的最突出的例子。在潮湿的空气里,钢铁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这层水膜里含有少量氢离子和氯离子,还溶解了氧气等气体,结果在钢铁表面形成了一层电解质溶液,它和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恰好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这些原电池里,铁是负极,碳是正极。铁失去电子而被氧化:阳极:Fe → Fe2++ 2e阴极:O2 + H2O + 2e → 2OH 或 2H++ 2e →H2(pH<4的土壤) 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包括金属的本性和介质两个方面。就金属本性来说,金属越活泼,就越容易失去电子而被腐蚀。有些金属如铬、铝等,虽然比较活泼,但因表面可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使金属钝化,防止金属进一步被氧化,从而保护了内层金属不再被腐蚀。如果金属中能导电的杂质不如该金属活泼,则容易形成原电池而使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介质对金属腐蚀的影响也很大,如果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接触腐蚀性气体或电解质溶液,都容易被腐蚀。因此,要注意保持金属文物保存环境的洁净和干燥。金属的腐蚀现象可以用两个原则概括:最低能量原则 金属与其腐蚀产物所构成的系统具有向最低能量状态——即最稳定状态转化的趋势。活泼金属牺牲原则两种金属在溶液中相遇,活泼金属失去电子被溶解,不活泼金属得电子处于金属状态。 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如下(依次减弱): 铝—锌—铁—锡—铅—铜—银—金—铂金属文物防护的方法很多,例如可以采用涂膜或表面钝化等方法使金属与介质隔离,以防止腐蚀;还可以采用电化学保护法防止金属腐蚀等。 青铜器的保护(Conservation of Bronze Objects)一、青铜病(bronze disease):所谓的青铜病,就是青铜器在氯化物、氧气和水的作用下生成浅绿色粉状锈蚀物,形成可以重复进行的循环反应,最终导致器物穿孔、粉化并能够蔓延的腐蚀现象。粉状锈在形成初期,其颗粒度极为微小,略近于球形的锈体颗粒径大约为0.8—1.2nm,均匀一致。此微小的粒子有两个突出特点:基本可摆脱重力场的影响而随空气的流动迁移,在适当的条件下,落在其他铜器上可进行下述反应:2Cu2(OH)3Cl+Cu+6H+→2CuCl+3Cu++6H2O(酸性环境),4CuCl+O2+4H2O→2Cu2(OH)3Cl+2H++2Cl-(碱性或中性环境)这就是为什么称“青铜病”像瘟疫一样的传染和蔓延的原因。氯化物是导致青铜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食盐和盐酸是最常见的氯化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土壤、空气、水(海水、雨水、地下水)以及人的汗液中。在四川的一些地区,由于土壤中不含有氯化物,其出土的青铜器从未受到“青铜病”的侵扰 潘路《青铜器保护简史与现存问题》,《文物科技研究(二)》6页 潘路《青铜器保护简史与现存问题》,《文物科技研究(二)》6页图:青铜器层状锈的形成及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青铜器粉状锈形成示意图铜在氯离子的作用下形成的循环腐蚀的反应如下: 铜 + 氯离子 → 氯化亚铜(灰白色蜡状、活性很强) 氯化亚铜 + 水 → 氧化亚铜(红棕色)+ 盐酸氧化亚铜 + 二氧化碳 +氧气+水→碱式碳酸铜(蓝、绿色)氧化亚铜 + 盐酸 +氧气+水→ 碱式氯化铜(浅绿色粉状)氯化亚铜 + 氧气 + 水→ 碱式氯化铜 + 盐酸 铜 + 氧气 + 盐酸 → 氯化亚铜 + 水 图:青铜器上的锈蚀情况:从铜芯向上依次为氧化亚铜(红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