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pptVIP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

9、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位以注重点睛传神来表现人物特征的画家,可用成语“画龙点睛”来反映他高超的绘画水平,他是 A、张仲景 B、顾恺之 C、祖冲之 D、王羲之 10、下列艺术品问世时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远的是 A、《兰亭序》 B、《洛神赋图》 C、《女史箴图》 D、龙门石窟佛像 11、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_________》,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2、__________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 齐民要术 王羲之 兰亭序 《洛神赋图》局部 画中所描绘的洛神端庄美丽,时而徜徉于水面,“凌波微步”;时而飘忽遨游于云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含情脉脉,仪态万千。 洛神赋 讲授新课 东晋顾恺之依据三国时期魏国大文学家曹植的作品《洛神赋》进行构思创作,绘制出了《洛神赋图》卷。运笔细劲古朴,色彩艳丽厚重,人物刻画生动传神。他充分发挥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通过巧妙的构图,描绘出曹植在洛水之畔与洛水之神宓妃相会的浪漫故事。画中所描绘的洛神端庄美丽,含情脉脉,仪态万千。这位美丽非凡的仙女,据说正是使曹植寝食不安、朝思暮想的恋人甄氏的化身。 《洛神赋图》 (三)、辉煌的石窟艺术 佛教的盛行推动了石窟艺术的巨大发展。 代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现存53窟,佛像5万余尊。 其中第20窟的露天大佛,高13.7米。佛像造型雄伟,面部丰满而柔和,两肩宽厚,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 云冈石窟 讲授新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 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始动工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绝。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 共有近11万尊大小佛像,虽经一千多年的风化和上世纪30年代外国掠夺者的盗窃破坏,仍然保持了相当可观的面貌。?? 龙门石窟 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南的龙门山。北朝 龙门石窟 讲授新课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流失于美国的龙门文物 讲授新课 诸城北朝晚期菩萨像佩饰的精细复杂和四川成都万佛寺出土的北周天和二年(567年)菩萨雕像饰有复杂的佩饰相近,风格都明显受到原有的南朝造像的影响。万佛寺天和二年菩萨像所以与西北地区周造像风格不同,应是北周占有四川地区受到原来当地南朝造像影响的产物。青州地区在北魏占领前也曾为南朝属地,东晋安帝六年灭南燕,青州入东晋版图,后属刘宋,政治上的隶属关系也自然会影响到艺术风格的演化。青州造像组合方式以及佩饰精细敏褥的造型特征,都可能是来自南朝遗留的风范。 课堂小结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人物 朝代 称谓 著作 贾思勰 北朝(北魏和东魏) 著名农学家 《齐民要术》 总结… 介绍… 强调… 提倡… 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重要地位。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 课堂小结 祖冲之和圆周率 人物 朝 代 称谓 祖冲之 南 朝 数学家 天文学家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 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 此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测算一年时间 制造千里船、水碓磨 著有《缀术》 成 就 及 地 位 数学 天文 机械 课堂小结 人物 朝代 称 谓 领 域 代表作 特点 王羲之 东晋 书圣 书法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 顾恺之 东晋 绘画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①绘画题材广泛 ②笔下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随堂训练 1.“古人云,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阅读后,请回答: (1)上述这段话出自《齐民要术》,它是何人所写?作者生活在什么时期? (2)结合上述材料回答,这部书反映了哪方面的技术水平? (3)它有何历史地位? 随堂训练 1.(1)是贾思勰所写。他生活在北朝时期。 (2)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其中有许多技术直到现在还在应用。 (3)《齐民要求》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随堂训练 2.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随堂训练 (1)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