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分析.课件
融合术式的影响 不同的融合术式对融合术后脊柱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也有很大不同。就目前的腰椎融合术而言,较常用的方法有椎体间前融合、后方融合。一部分学者认为后路融合方式更易发生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然而Cheh等对188例患者进行手术,其中117例患者进行后路腰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7l例进行360°融合加椎弓根内同定,随访93.6个月,影像学ASD发生率分别为29.9%(35/1 17)和31.0%(22/71),并且认为相比于后路融合,环周融合并不是发生ASD的显著危险因素。 Cheh,G,Bridwell,KH,LenkeLG,et al.Adjacent segment disease following lumbar/thoracolumbar fusion with pedicle screw instrumentation:a minimum 5-year follow—up[J].Spine,2007,32(20):2253—2257.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介绍责任那些事浅谈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法律责任和案例分析现代农业示范工程设施红地球葡萄栽培培训材料 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分析 1911年 Hibbs和 Albee首次针对椎间盘与关节突关节退变引起的下腰痛和脊柱失稳提出脊柱融合概念以来,腰椎融合术一直是目前临床治疗下腰痛和脊柱失稳疾患的“金标准”。在大多数脊柱手术中, 融合与否已成为判断手术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之一。但随着对脊柱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脊柱融合后因融合节段运动功能丧失,导致椎间应力传导发生异常改变,相邻节段椎间盘和关节突的压力明显增加,进而出现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 融合区邻近节段病变 ASD包括小关节增生、韧带肥厚、椎间盘退变、椎管狭窄以及滑脱、节段性不稳、椎间盘突出、退行性侧凸和相邻节段压缩骨折。 融合区邻近节段病变 最早关于ASD的报道是1956年Anderson关于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滑脱的病例报道,但仅作为个案报道。 1963年Harris等注意到6例继发性滑脱病例均于脊柱融合术后发生。 1988年Louw等报道了前方脊柱融合后的椎管狭窄。 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的机制 目前,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多数学者认为,椎体融合后邻近椎体生物力学的变化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原因。 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的机制 脊柱融合术后,脊柱运动学及运动力学都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其上两端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增大,椎间盘和关节突产生应力集中,关节突负荷加大,椎间盘压增高,该部分的分离倾向和不稳定性增加,这些改变都可以造成术后ASD的发生或加剧术前的退变。 邻近节段运动力学改变的影响 从应力改变来讲,以融合区近端邻近椎间盘的力学改变为主。 邻近节段运动力学改变的影响 Cunninghan等对11具人体腰骶段标本进行了研究,应用特制的探针测试L2/3(近端)、L3/4(手术融合节段)、L4/5(远端)在不同状态下的椎间压力。发现内固定后路融合术后,融合区近端邻近椎间盘内压力增加45%以上。 邻近节段运动力学改变的影响 Pellise等对62例患者212个未融合节段的椎间盘高度进行了放射学评估,结果显示在融合节段下方的所有未融合节段未发现任何改变,所有融合节段上方的未融合节段的椎间盘高度明显丢失,且与距离融合节段的远近密切相关。 邻近节段运动力学改变的影响 椎间盘内压力的增加会导致或加速椎间盘退变,上述这些结果提示融合椎体的上位节段较下位节段更易出现退变。融合术后相邻节段、尤其是小关节的压力增加。这也是加速邻近节段退变的因素之一。 邻近节段运动力学改变的影响 Goto等通过建立L1-L5有限元模型,对正常组和后路椎间融合(PLIF )模型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融合后邻近节段终板Von mises应力明显增加,在屈曲压缩载荷下,PLIF模型组增加117%;融合后邻近节段纤维环屈曲应力增加,在屈曲压缩载荷下,PLIF模型组增加209%.并认为融合后邻近节段终板和纤维环的应力增加超出了生理的力学范围而导致退变。 Goto K,tajima N,Chose E,et al.Effects oflumbar spinal fusionon the other lumbar intervertebral levels(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J].J.Orthop Sci,2003,8(4):577—584. 邻近节段运动学变化的影响 脊柱融合术后,在融合节段内,刚度增加,活动幅度明显下降或消失,而脊柱节段活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