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无故人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_3课件.ppt

西出阳关无故人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_3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出阳关无故人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_3课件

聆 听  播放流行歌曲 提问:     1、你能说出这首歌曲的歌名吗?     2、你能说出整首歌的歌词吗?     3、这首歌是古代歌曲吗?      这是宋朝苏轼的一首词,词牌为《水调歌头》,现代歌曲主要以西洋的大小调为主,而古代歌曲主要以五声调式为主,节奏受诗词节律的制约唱起来像吟诗一般,接下来咱们一同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古代歌曲。 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三叠 中国古代艺术歌曲 古琴 古琴谱 古琴历史: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拨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特点:古琴造型质朴,音色婉转,穿透力强,它不仅是中国古老乐器中的精华,其本身也是完美的艺术品。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静”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 故事: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 中国古代歌曲的发展和演变 1、诗经、楚辞 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歌曲主要以琴合瑟来伴奏,我们称之为琴歌。 2、乐府 指的是汉代时期,出现了用丝竹乐队伴奏的“相和歌”。 3、绝律诗 指的是唐朝时期,这个时期呢出现了在五言、七言律诗基础上加以琴来伴奏的琴歌或与舞蹈结合的歌舞大曲。 4、词曲 主要指的是宋元时期,以长短句为基础的歌曲,并创造了有多个曲调连续演唱的套曲形式,出现了说唱和戏曲艺术等等。 琴歌的特点: 琴歌是中国古代备受文人雅士青睐的一种自弹自唱的艺术歌曲。它以简约的音乐语言寄托深远的意趣,迎合了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成为他们涵养性情获得自娱的方式。琴歌旋律与诗歌吟诵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琴歌节奏直接受诗歌节律的制约,琴歌演唱注重二度创作,追求在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体现个人演唱特色的独创性。 《阳关三叠》 请同学朗诵诗作品,感受 其艺术魅力 。  提问: 1.这首诗是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2.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3. 何为阳关?何为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三叠》简介: 《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一首琴歌 。因诗中有“阳关”、“谓城”两地名,故又称为《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也成为送友酬唱的代名词。 “阳关” “三叠” 阳关:故址位于敦煌市城西的古董滩上,在玉门关南,而古以南为阳,故称“阳关”。阳关是古代中外陆路交通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三叠:在当时演唱时将其中诗句反复吟咏三遍,用一个曲调作反复变化,叠唱三次。 写作背景: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们心目中是令人神往的壮举。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但阳关以西还是贫荒绝域,自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贫荒的艰辛寂寞。因此临行之际的“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 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体验,包含对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欣赏《阳关三叠》 聆听《阳关三叠》,你能听出哪一个段落或哪一句歌词重复了三遍吗?音乐的情绪如何? 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故称“三叠”。每叠又分前后两段,后段为新增歌词,每叠不尽相同,带有副歌的性质,分别渲染了“宜自珍”的惜别之情,“泪沾巾”的忧伤情感和“尺素申”的期待情绪。 这首乐曲在唐代非常流行,不仅是由于短短四句诗句饱含着极其深沉的惜别情绪,也因为曲调情意绵绵、真切动人。 《阳关三叠 》音乐结构 1.上阕是由王维四句诗的旋律组成,以五声音阶的商调式为基础。四句曲调的关系是起、承、转、合结构; 2.下阕是后人根据王维的诗句,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长短句的旋律,以商调式为核心,同时又与羽调式结合,形成主调和属调的交替,加强了调式上的对比作用。 全曲共分为上下两阕:  问题: 上下阙情绪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从旋律走向上考虑) 上下两阕的区别: 上阕: 旋律多采用级进进行,每一句结尾都是同音进行;音乐情绪柔和深情,表达送别者真挚含蓄的感情。 下阕: 旋律跌宕起伏,八度大跳,参差不齐的长短 句,使音乐情绪更加的激动,表达了离别时的痛苦、不舍之情。 总结: 1、伴奏乐器:古琴。 古琴的音色深沉、悠远具有东方文化特色。  2、音乐表达了怎么样的情绪? (虽有分别在即的惆怅之感,却又表现出作者旷达的情怀。诗与音乐相辉映,情意深长。)  3、所欣赏的歌曲形式是什么? (琴歌)琴歌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