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教案2单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上教案2单元

4、《长征组歌》两首 教学目标 学会6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初步学习朗读的基本方法。背诵课文。 学习搜集资料,并借助资料,理解诗歌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体会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准确生动的特点。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感受长征的艰难和毛主席的用兵如神、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钢铁意志、英雄气概,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激励。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歌词中心句。 2、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教学准备 相关长征歌曲(教师) 了解时代背景(学生资料收集)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板书设计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出奇兵 重飞渡          逼昆明  袭金沙 雪皑皑、野茫茫    硬 过雪山草地 高原寒、炊断粮    坚            高于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 四渡赤水出奇兵》,借助相关音乐歌曲,感受当时的情境。 一、导入 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作者萧华,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亲身经历长征。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词,全班交流 三、学习课文 ㈠思考问题: 1、歌词主要讲了哪两个内容?哪句话最能概括全诗的含义? 2、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㈡品味语言 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品读交流体会。 如“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师点拨:红军拥有广大百姓的支持,得民心,这也是红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段谁愿意读? 师注意点拨第二层的含义:这首诗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你能将你对毛主席、对红军的赞叹读出来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过雪山草地》,借助相关长征歌曲,感受条件的恶劣,战士们的顽强。 一、 交流导入: 师:同学们,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路上最艰险的一段,经历过长征的将士曾写道: 《过雪山草地》 万苦艰辛出重围,又入雪山荒原地;饥腹奇寒旦可忍,难捱高原气体稀。 三军肝胆硬如铁,经得狂风暴雨侵;饥寒交迫不挂齿,全靠主义照征程。 神兵飞夺腊子口,会师陕甘挫追敌;日寇深入民族危,为求解放战到底。 《悼战友》 三过草地苦难熬,雨夜栖身牛粪房; 篝边战友长辞去,别前鞠躬泪含眸。 听了这两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是啊,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岷山等若干大雪山。这些雪山海拔高,山顶终年白雪覆盖,空气稀薄,气候复杂多变;草地主要指四川松潘的毛尔盖草地,上面泥潭、沼泽遍布,且被草蔓遮盖,极具隐蔽性,一不小心,人畜就可能遭灭顶之灾。红军长征途中前有杀敌,后有追兵,空中有敌机盘旋,红军指战员连续行军作战,缺少衣食,药品奇缺,许多战士尤其是伤病员都倒在了雪山草地。雪山草地,是长征途中最难走的一段道路。 二、品读歌词 师:哪写句子最能体现环境的艰险? “雪皑皑……炊断粮”谁能把你脑海中感受到的情景读出来?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雪山真的会低下头吗?为什么这样写?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师点拨:假如你就是长征路上的一名战士,在雪山上艰难跋涉着,你清楚地知道:前有杀敌,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