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袁了凡先生家庭四訓
立命之學
余童年喪父。老母命棄舉業學醫。謂可以養生。可以濟人。且習
一藝以成名。爾父夙心也。後余在慈雲寺遇一老者。修髯偉貌。
飄飄若仙。余敬禮之。語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進學。何
不讀書。余告以故。並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雲南人也。
得邵子皇極數正傳。數該傳汝。余引之歸。告母。母曰。善待之。
試其數。纖悉皆驗。余遂起讀書之念。謀之表兄沈稱。言郁海谷
先生。在沈友夫家開館。我送汝寄學甚便。余遂禮郁為師。孔為
余起數。縣考童生當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明
年赴考。三處名數皆合。復為卜終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幾名。某
年當補廩。某年當貢。貢後某年當選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
即宜告歸。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終於正寢。惜無子。余
備錄而謹記之。自此以後。凡遇考校。其名數先後。皆不出孔公
所懸定者。獨算余食廩米。九十一石五斗當出貢。及食米七十餘
石。屠宗師即批準補貢。余竊疑之。後果為署印楊公所駁。直至
丁卯年。殷秋溟宗師見余場中備卷嘆曰。五策即五篇奏議也。豈
可使博洽淹貫之儒。老於窗下乎。遂依縣申文準貢。連前食米計
之。實九十一石五斗也。余因此益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
無求矣。貢入燕都。留京一年。終日靜坐。不閱文字。己巳歸。
游南雍。未入監。先訪雲谷會禪師。於棲霞山中。對坐一室。凡
三晝夜不瞑目。雲谷問曰。凡人所以不得作聖者。只為妄念相纏
耳。汝坐三日。不見起一妄念。何也。余曰。吾為孔先生算定。
1
榮辱生死。皆有定數。即要妄想。亦無可妄想。雲谷笑曰。我待
汝是豪傑。原來只是凡夫。問其故。曰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
縛。安得無數。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
之人。數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來。被他算定。不曾轉動一豪。
豈非是凡夫。余問曰。然則數可逃乎。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詩書所稱。的為明訓。我教典中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
女。求長壽得長壽。夫妄語乃釋迦大戒。諸佛菩薩。豈誑語欺人。
余進曰。孟子言。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可以力
求。功名富貴。如何求得。雲谷曰。孟子之言不錯。汝自錯解了。
汝不見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
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
得也。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
矣。內外雙失。故無益。因問孔公算汝終身若何。余以實告。雲
谷曰。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余追省良久。曰。不應也。
科第中人。類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兼
不耐煩劇。不能容人。時或以才智蓋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
凡此皆薄福之相也。豈宜科第哉。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
無魚。余好潔。宜無子者一。和氣能育萬物。余善怒。宜無子者
二。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節。常不能舍己救
人。宜無子者三。多言耗氣。宜無子者四。喜飲鑠精。宜無子者
五。好徹夜長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無子者六。其餘過惡尚多。
不能悉數。雲谷曰。豈惟科第哉。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
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
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
2
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有三世
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後者。德至薄也。
汝今既知非。將向來不發科第。及不生子之相。盡情改刷。務要
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
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也。夫血肉之身。尚然有
數。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
不可活。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
生子者。此天作之孽也。猶可得而違也。汝今擴充德性。力行善
事。多積陰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易為君子
謀。趨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凶何可避。開章第一
義。便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汝信得及否。余信其言。拜而受
教。因將往日之罪。佛前盡情發露。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
善事三千條。以報天地祖宗之德。雲谷出功過格示余。令所行之
事。逐日登記。善則記數。惡則退除。且教持準提咒。以期必驗。
語余曰。符籙家有云。不會書符。被鬼神笑。此有祕傳。只是不
動念也。執筆書符。先把萬緣放下。一塵不起。從此念頭不動處
下一點。謂之混沌開基。由此而一筆揮成。更無思慮。此符便靈。
凡祈天立命。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格。孟子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