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讲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求甚解 作者:马南邨 秀水中学 何毅 “不求甚解”出处 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 今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 教学目标 理清文章的结构 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及论证思路 学习科学的阅读方法,力争在读书方法上有所启示 作者简介 邓拓,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当代作家。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检查预习 好读书( hào ) 邨( cūn ) 滞 ( zhì ) 咬文嚼字( jiáo )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 豁然贯通 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 狂妄自大 极端的自高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开卷有益 打开书本,总有益处。勉励人们勤奋好学 初读课文 文章每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读课文 总结各段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第九段: 摆出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对的” 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 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 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 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说明陆象山的语录的意思。 强调读书要反复阅读 驳论文的文体知识 1、驳论的定义:驳论是就某一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 树靶子 射靶子 自己的主张 树靶子(对方的观点)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作者是怎么驳斥那个“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错误观点的呢?也就是说,作者是怎样来论证的呢? 首先,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 其次,阐述了“不求甚解”四字的两层含义 再次,作者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 接着全面、更明确地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 最后,引用陆象山的语录 射靶子→引出处→释新义→援例子→引语录 不求甚解 射靶子 引出处 释新义 援例子 引语录 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驳论 作者在反驳和阐述自己观点时,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在反驳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怎样一个读书观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 读书要会意。 虚心的读 多读 反复的读 思考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如何读书的呢? 学习了本文之后,是否对你在读书方法上有所启发呢?结合本课所学,以及你自己的阅读经验,说一说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读书? 几 种 读 书 方 法 1、品读法 2、摘读法 3、圈点法 4、析读法 5、寻读法 6、助读法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