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史教案ppt课件(定稿)
主讲人:易红郡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卷头语
感觉历史,就好像感觉那遥远的星空,神秘而令人神往,
人类宝藏就在其中蕴藏,
研究历史,不是在故纸堆中翻翻捡捡,
就像是推开一扇尘封的大门,
人类的文明就在其中荧荧闪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数学使人周密,哲理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
善辩。”
——培根; 每一门科学都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如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时期、独立形态时期、迅速发展时期、理论深化时期),同样整个教育科学也是在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完善的,它不是个别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众多教育家教育理论的结晶。; 一、教育科学的分类
1、教育空间:社会教育学、学校教育学、家庭教育学
2、教育层次:幼儿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继续教育学
3、教育与社会子系统的关系: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文化学、教育伦理学、教育法学、教育生态学、教育人类学 ; 4、教育对象的特点:职工教育学、农民教育学、青年教育学、妇女教育学、特殊教育学
5、教育职能: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教育督导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技术学、教育心理学
6、教育内容: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德育论、各科教学法、美育论; 7、教育历史: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国别教育史、断代教育史、专题教育史、地方教育史
8、教育比较:比较教育学、比较高等教育学、比较教学论、中小学管理比较、比较师范教育
9、教育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教育规划、教育预测
10、教育理论:教育原理、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
;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
1、部门教育学:研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机构中的教育问题,如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
2、跨学科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中的其他各种问题,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法学、教育财政学等
3、专题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中的各种专项教育问题,如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
; 4、学科教育学:研究各种教学中的教育问题,如语文教学论、数学教学论、外语教学论、化学教学论等
5、教育学原理:研究一般教育问题,如教育哲学、教育原理
二、教育学的分类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史 比较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学前教育学 家庭教育学
; 三、教育史的性质
1、教育史是教育的发展历程,即关于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2、教育史是一门研究教育发展历程的学科
交叉学科:教育学、历史学
记载教育发展的历程
总结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
发现和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为教育理论发展提供历史素材
为教育实践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对未来教育发展做出某种预测
3、教育史是一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四、教育史的研究对象
整体上看:教育制度、教育思想
具体而言:教育制度、教育事件、教育实 践、教育人物、教育论著、教育理论、教育思潮等。
; 五、教育史的功能和价值
1、展现性功能(史实性价值)
描述和再现教育历史的过程及其发展状况,还原漫长的教育发展历史,了解和把握教育历史的本来面貌
方法:考据(考证)、注疏、训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古书中的词句)、校勘、考古等
2、思辨性功能(学术性价值)
寻求教育历史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发现教育历史现象与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育历史发展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方法:分析、归纳、综合等
;3、应用性功能(实践性价值)
发挥教育史学对当代教育改革实践的借鉴与指导作用,为教育改革提供历史借鉴及成败经验
方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4、人文性功能(内在精神价值)
发挥教育史学的育人作用,在漫长的教育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理念、教育精神、教师风范和高尚人格等,经过历代教师传承已积淀成一种优秀的教育传统和教育品质。
方法:情感陶冶、道德熏陶、心灵净化等; 六、中国教育史(学科性质)
“教育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中国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验动物学(462页PPT课件).pptx VIP
- Unit 5 Let’s go Hit it big课件 2025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
- 高教版中职历史基础模块中国历史第七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pdf VIP
- CJJT 291-2019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勘察标准.docx VIP
-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整理.docx VIP
- 康士廉CS4000中文说明书.pdf VIP
- 车辆运营服务方案.docx VIP
- 《消费心理学》全套完整版教学课件(共217页PPT).pptx
- ANSI ESD S20.20-2021(完整中文版本).docx VIP
- 钢筋承包合同范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