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艺_第一章茶的起源ppt课件
茶 艺;为什么开设这门课程?;课前要求
上课时间:8:30-11:00
13:00-15:00
出勤:迟到1分(十分钟以内)
病假1分
事假3分
旷课5分(三次以上,挂科)
物品:教科书、笔记、实训报告
考试分数:出勤10分
课上测验30分
实训报告10分
期末考试50分
; 茶艺实训室操作规程
一、进入实训室操作应穿着整齐,清洗手部。
二、进入实训室后,先开灯然后开窗通风以确保环境良好
三、每次上课前检查所用器皿是否完好整洁,如有破损、污渍,及时更换清洗
四、按指导教师分组安排,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训操作
五、在使用茶具时,需轻拿轻放,如因操作不当产生器皿损坏,需报告给教师,课下到实训管理处登记按价赔偿
六、在使用热水时,需小心操作,以防止烫伤,如有失误,立即与教师沟通,并使用冷水冲刷烫伤部位,情况严重者送至医务室处理。
七、每次下课前,需由组长带领清洗整理台面,将桌椅归位后,等候值日生打扫卫生
八、离开实训室前,关闭水管,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小贴士
●不能空腹,尽量在实训课程前,补充一定主食和肉类,如有咖啡不耐受的同学,提前报告。
●如在服药期间,请在服药两小时后再饮茶。
●可携带饮水杯,将课上剩余茶汤带走。
;第一章
茶的起源及其历史;重点:
中国茶文化发展进程中各个历史时期的饮茶习俗
难点:
理解中国茶文化;;第一节 茶的起源;2.中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二、茶的称谓; 三、茶的传播; 四.茶叶贸易;(二)国际市场状况; 第二节 饮茶方式的演变 ;二、饮茶伊始
《荈赋》,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专门歌吟茶事的诗词类作品。
这篇茶赋与张载的《登成都楼诗》、孙楚的《出歌》、左思的《娇女诗》和王微的《杂诗》,
是我国早期茶文化和诗文化结合的见证。;三、细煎慢品
茶之性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第三节 茶文化简史;道教
佛教;五食散
谢安;
二、唐代——
中华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茶经》;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唐人煎茶,用姜用盐,近世有用 此二物者,辄大笑
※唐代,以茶待客蔚然成风。文人相聚,以茶代酒甚至是一种清淡高雅的情趣。
※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诗中说:“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空守船.”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三、宋代——中华茶文化的第二个高峰;;四、明代—— 中华茶文化的第三个高峰;茶文化有待复兴;第四节 少数民族饮茶习俗;一、维族的奶茶与香茶;;;二、藏族的酥油茶;;3、蒙古族的咸奶茶;4、白族的三道茶;一苦
二甜
三回味;5、纳西族的龙虎斗;6、擂茶;课后作业;
Thank You!; 课堂小结; 第四节 茶艺与茶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