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颌面部与颈部包块的诊断与鉴别-儿童医院培训课件.pptVIP

儿童颌面部与颈部包块的诊断与鉴别-儿童医院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颌面部,颈部,诊断,鉴别,儿童医院,培训,课件

首先要区别肿瘤或非肿瘤疾病(如炎症) 其次要鉴别良性或恶性(临床上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易误诊为牙龈炎、损伤性溃疡、上颌窦炎、颌骨骨髓炎、结核等,使病员延误或失去治愈的机会。) 1、病史采集 2、临床检查 3、影像学检查 4、穿刺检查 5、活组织检查 6、肿瘤标志物检查 此外,舌尖腹部还有可能发生表皮样囊肿,较少见,手术方法类似于舌前腺囊肿。 1.表现为淡褐色疣状丘疹及息肉样肿块,质脆,一般累及整个黏膜,部分病例可出现整个口腔黏膜病变,甚至扩展至喉和气管。损害呈增殖性,口腔常散发恶臭。 2.病程为进行性,常迁延多年,可发展为上皮癌。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口腔上皮乳头增生,浅层上皮细胞明显空泡化,少见或无角化,正常成熟过程有不同程度的丧失,不扩散至基底膜下方,中度细胞浸润,可见核有丝分裂。棘层明显肥厚。 应与口腔黏膜白斑、白色念珠菌病鉴别。口腔黏膜白斑不呈菜花样肿瘤,白色念珠菌病可查到菌丝及芽孢,易于鉴别。 (一)治疗 可行冷冻、激光和切除病变黏膜,但局部可有复发。也可试服甲氨蝶呤(MTX)、氨蝶呤钠或巯嘌呤(6-MP)。 (二)预后 病程为进行性,常迁延多年,可发展为上皮癌。 主要症状是巨舌。临床可见舌体增大增厚,可达正常舌的两倍。舌体广泛对称性肿大,舌两侧边缘可出现牙齿印痕。巨舌造成舌功能障碍,出现语言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 图1:质地柔软、口底外伤史、消长史:破裂后,流出黏稠而蛋清样液体,数天后囊肿长大如前。 图2:生长缓慢,口底正中处,质地韧有弹性,感染后口 底肿胀显著, 舌背中线处,可有分泌物自瘘管口溢出。突向口内者可将舌 推向后上方, 肿物 突向颏下者, 引起颏部膨隆。 图3:多发性散在的小圆形囊性结节状或点状或针尖样病损,无明显消长史,感冒时针尖样病损可增大。 ●临床表现:青少年常见,位于舌下区,呈浅紫色肿物,有波动感,似蛤蟆气囊,故又称“蛤蟆肿”。 1.单纯型:占大多数。 2.口外型:又称潜突型。主要表现为下颌下区肿物,而口底囊肿表现不明显。触诊柔软,与皮肤无粘连,不可压缩。 3.哑铃型:为上述两型的混合,即在口内舌下区及口外下颌区均可见囊性肿物。 图3:脉管畸形 淋巴管畸形 是淋巴管发育异常所形成,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好发于舌、唇、颊及颈部。 按其临床特征及组织结构可分为微囊型与大囊型两类。 微囊型:包括毛细管型及海绵型淋巴管瘤。淋巴管极度扩张弯曲,构成多房性囊腔,则颇似海绵状。淋巴管内充满淋巴液。在皮肤或黏膜上呈现孤立的或多发性散在的小圆形囊性结节状或点状病损,无色、柔软,一般无压缩性,病损边界不清楚。口腔黏膜的淋巴管畸形有时与微静脉畸形同时存在,出现黄、红色小疱状突起,称为淋巴血管瘤。 病史:缓慢生长,无痛,可伴有牙松动,易被咬伤而发生溃疡、伴发感染。 检查:肿块较局限,位于唇颊侧牙龈乳头部。呈圆球或椭圆形,有时呈分叶状,大小不一,直径由几毫米至数厘米。有的有蒂如息肉状;有的无蒂,基底宽广。随着肿块的增长,可以破坏牙槽骨壁;x线摄片可见骨质吸收牙周膜增宽的阴影。牙可能松动、移位。 牙龈瘤来源于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是机械刺激及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反应性增生物,因无肿瘤特有的结构,故非真性肿瘤;但有肿瘤的外形及生物学行为,如切除后易复发等。此外,与内分泌有关,如青少年型牙龈瘤,也可与服用药物有关,如药物增生性牙龈瘤。根据病理组织结构不同,牙龈瘤通常可分为肉芽肿型、纤维型及血管型三类。 [临床表现] 牙龈瘤女性较多,以青年及中年人为常见。发生于牙龈乳头部。位于唇、颊侧者较舌、腭侧者多。最常见的部位是前磨牙区。 [临床表现]肿块较局限,呈圆球或椭圆形,有时呈分叶状,大小不一,直径由几毫米至数厘米。肿块有的有蒂如息肉状;有的无蒂,基底宽广。一般生长较慢,但在女性妊娠期可能迅速增大,较大的肿块可以遮盖一部分牙及牙槽突,表面可见牙压痕,易被咬伤而发生溃疡、伴发感染。随着肿块的增长,可以破坏牙槽骨壁;x线摄片可见骨质吸收牙周膜增宽的阴影。牙可能松动、移位。 [治疗] 可在局麻下手术切除。 (1)手术切除应包括齿槽突及受累牙齿的拔除,否则易致复发。 (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不良假牙、残根、残冠等。 (3)妊娠性龈瘤如在产后仍不消退时可作手术切除。 图1:甲状舌管囊肿 图2:皮脂腺囊肿 水瘤过大时易产生以 下合并症: 出血或继发感染, 使肿瘤体积迅速增大, 产生压迫症状; 累及口底、 舌或咽部时, 可引起言语、 呼吸或吞咽障碍; 颈部静脉受压, 可使患侧面部 静脉回流障碍; 气管受压移位, 威胁呼吸道的通畅, 因而必需考虑治疗干预。 面颊部的淋巴管瘤范围较大时可使面部肿胀明显(如图3),但囊性水瘤可能性不大,一般是微囊型淋巴管瘤,质地多较韧或实性,表面可见针尖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