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便秘健康讲座ppt课件
便秘健康讲座
神经内科五病区
王晓丽
什么是便秘?
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排便反射
粪便形成后,由于结肠蠕动使各部结肠收缩,将粪便推向远段结肠,这种蠕动常由肝曲开始,每日2~3次,以每分钟1~2厘米的速度向前推进到左半结肠,到乙状结肠贮留。但在进食后或早晨起床后由于胃结肠反射或体位反射而引起结肠总蠕动,以每小时10厘米的速度推进,如乙状结肠内存有粪便可使粪便进入直肠内,蓄积足够数量时(约300克左右)对肠壁产生一定压力时则引起排便反射。
进入直肠的粪便达到一定容量后,通过排便感受器引发排便反射,使内括约肌张力下降,耻骨直肠肌松弛,盆底肌和外括约肌放松,盆底下降呈漏斗状,同时腹压增加使粪便顺利排出。其中任何一个排便反射环节发生障碍,既可引起出口梗阻型排便困难。
此外,诸如排便的规律性(胃—结肠反射、口—肛反射、起立反射)的建立,饮食量及所含纤维素的量,是否有足够的水分摄入,胃肠道有无阻塞,消化、吸收、蠕动是否正常,腹肌以及膈肌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协助排便等,以上因素都是维持正常排便的必要条件。
识别便秘
排便时间超过自己的习惯1天以上,或两次排便时间间隔3天以上;
大便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常伴有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常有饮食不节史、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
便秘的影响?
1.引起肛肠疾患;直肠炎、肛裂、痔等;
2.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有害物质重吸收,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口苦、肛门排气增多等;
3.患结肠癌:肠内致癌物质不能排除,据资料表明,严重便秘者约10%患结肠癌。
4.形成粪便溃疡:较硬的粪块压迫肠腔使肠腔狭窄及盆腔周围结构,阻碍了结肠扩张,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形成粪便溃疡,甚者出现肠穿孔
5.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中风猝死等。
6.影响大脑功能:代谢产物久滞于消化道,细菌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甲烷、酚、氨等,这些物质部分扩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思维迟钝等;
防治方法
1.调理饮食
2.养成习惯
3.适当运动
提倡均衡饮食、多饮水
1.高纤维饮食:膳食纤维本身不被吸收,能吸附肠腔水分从而增加粪便容量,刺激结肠,增强动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有麦麸或糙米、蔬菜、含果胶丰富的水果如芒果、香蕉等(注意:未熟的水果含鞣酸反会加重便秘)。避免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缺乏残渣、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补充水分:多饮水,建议每天饮水可在1500ml以上,使肠道保持足够的水分,有利粪便排出。
3.供给足量B族维生素及叶酸:用含B族维生素丰富食物,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和促进肠管蠕动,有利于排便。如粗粮、酵母、豆类及其制品等。在蔬菜中,菠菜、包心菜,内含有大量叶酸,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4.增加易产气食物:多食易产气食物,促进肠蠕动加快,有利排便;如洋葱、萝卜、蒜苗等。
5.增加脂肪供给:适当增加高脂肪食物,植物油能直接润肠,且分解产物脂肪酸有刺激肠蠕动作用。干果的种仁(如核桃仁、松子仁、各种瓜子仁、杏仁、桃仁等),含有大量的油脂,具有润滑肠道、通便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每日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不要忽视,及时排便。睡醒及餐后结肠的动作电位活动增强,将粪便向结肠远端推进,故晨起及餐后是最易排便的时间。
适量的运动
(1)医疗体操:主要是增强腹肌及骨盆肌力量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于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练习方法:站位可做原地高抬腿步行、深蹲起立、腹背运动、踢腿运动和转体运动。仰卧位,可轮流抬起一条腿或同时抬起双腿,抬到40°,稍停后再放下。两腿轮流屈伸模仿踏自行车运动。举双腿由内向外划圆圈以及仰卧起坐等。
(2)快步行走和慢跑:可促进肠管蠕动,有助于解除便秘。
(3)深长的腹式呼吸:呼吸时,膈肌活动的幅度较平时增加,能促进胃肠蠕动。
(4)腹部自我按摩:仰卧在床上,屈曲双膝,两手搓热后,左手平放在肚脐上,右手放在左手背上,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揉。每天做2~3次,每次5~10分钟。
肠燥津亏
大便干燥如羊屎,艰涩难下,数日一行,腹胀作痛,左上腹或可触及包块,口干,或口臭,或头晕,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
肠道湿热
里急后重:腹痛阵作而欲泻,却排便不爽,肛门滞重
腹泻不爽:湿热不散,秽浊蕴结不泄,粪质黄稠、秽臭。
肠热腑实
高热,或日晡潮热,汗多,口渴,脐腹胀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大便恶臭,小便短黄,甚则神昏谵语,狂乱,舌质红,苔黄厚而燥,或焦黑起刺,脉沉数而有力。
承气汤证
肺与大肠
肺气壅塞,失于肃降,气不下行,津不下达,可引起腑气不通,肠燥便秘
若大肠实热,传导不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