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蛤Cyclinasinensis(Gmelin)的养殖3.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蛤Cyclinasinensis(Gmelin)的养殖3

青蛤Cyclina sinensis (Gmelin)的养殖 青蛤,俗称石头螺、牛眼蛤、黑蛤、铁蛤、墨蚬等,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 铁含量很高(194.25毫克/千克)。中医认为,青蛤有软坚散结、清热化痰之功能,主治虚症、咳嗽气喘、胸肋涨痛、咯血、崩漏带下,对小儿麻痹也有一定的疗效。 课程纲要 青蛤的养殖生物学 青蛤的苗种生产 青蛤的养成生产 青蛤的养殖生物学 分类地位 瓣鳃纲、真瓣鳃目、帘蛤科 形态特点 头部退化,以唇瓣所在的位置表示头部。 足部发达,呈斧刃状,橙黄色,有强大的钻沙能力。 内脏团位于身体背部。 外套膜三孔型,水管约为体长的2-3倍长。 贝壳近圆形,壳表生长线细密明显。壳色青白色或青黑色(与生活底质有关,生活在含泥多的底质中,壳发黑)。 消化系统:唇瓣、口裂、食道、胃、消化盲囊、肠、直肠、肛门。 呼吸系统:本鳃1对,真瓣鳃型。 循环系统:心脏具有1心室2心耳,存在于背部围心腔中。血液无色。 排泄系统:排泄系统:肾脏1对,呈三角形,位于心脏下方两侧。 生殖系统:1对,位于内脏团外表面,成熟时包被整个内脏团。 发生特点 性别:雌、雄异体,不异形(成熟性腺雌呈粉红色,雄呈乳白色或淡黄色)。 性成熟年龄和繁殖季节:1龄性成熟。繁殖季节,6月-9月中旬,7-9月上旬为盛期(水温25-28℃)。 产卵及受精:一次成熟,多次产卵。壳长3.5-4cm的亲贝,怀卵量4-7万粒。精子鞭毛型,成熟卵子圆形,卵径为94微米,具次级卵膜。精、卵直接排入水中受精。 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平均水温26.5℃,授精后16小时左右发育至D型幼虫(平均水温30℃时,只需11小时左右)。 D型幼虫经3天左右发育至壳顶幼虫,再过4天左右,进入壳顶后期,开始下沉附着。再经过20天左右,发育成幼贝。 幼贝生长到第二年繁殖期即可参与繁殖。 生态特点 分布及生活习性 亚热带广盐性贝类(适宜水温10-35℃,最适25-33℃。适宜海水比重1.005-1.030,最适1.015-1.025)。 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成贝主要分布于近高潮区和中潮区的砂泥滩中,并有淡水流入的河口附近。在10多厘米水深的盐场排水沟内也能生存良好。营埋栖生活,埋栖深度随季节、个体大小及底质而异。一般为9-16cm。 根据放流观察,青蛤不易跑流,迁移性很小。 摄食和生长 滤食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类及有机碎屑。 第一、二年生长最快。2周龄可长到3cm(商品规格)。 自然生长的青蛤,可长至7-8龄,壳长达6cm以上。 灾害和敌害 略。 青蛤的苗种生产 海区采苗 室内人工育苗 青蛤催产较好的方法为:亲蛤阴干3-5小时,遮光充气2-3小时,再升温至26-31℃,可使亲蛤集中大量排放精卵。 土池人工育苗 每亩亲贝用量100-150kg。 青蛤的养成生产 滩涂养成 养成苗种规格:1-2cm 播苗密度:30粒/平方米左右 蓄水养成 养成苗种规格:1-2cm 播苗密度:50-100粒/平方米 * The End *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