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对手请到家门口(2005.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对手请到家门口(2005

把对手请到家门口(2005.1.12)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13日 14:16)   2004年12月24日 浙江省龙泉市塘湖村   进入冬季后,每天清晨7点多钟,塘湖村都会挤满前来交易的人群,从而形成这里的一种独特景象。   鲜香菇收购商:“一元六毛钱一斤。”   记者:“这一筐有多少? ”   鲜香菇收购商:“一筐有40多斤。”   记者:“你经常过来收吗?”   鲜香菇收购商:“天天来收。”   村民们交易的是自己生产的鲜香菇,当地人向我们介绍说龙泉60%的村民都是靠栽培香菇致富,除夏季外,每天龙泉市的各村口都有五六百人买卖鲜香菇。   塘湖村 村民:“香菇拿来基本上都抢购完了。老板都争先恐后的收,卖的价钱也可以。   鲜香菇收购商:“一天收七八百斤。”   记者:“这么多鲜香菇收回去做什么?”   鲜香菇收购商:“烤干,烤香菇干。”   记者:“烤了以后呢?”   鲜香菇收购商:“烤了以后拿到龙泉香菇市场去卖掉。”   龙泉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的深山区,林木资源丰富,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人栽培香菇,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也是丽水市下属的一个香菇主产区,但是把香菇当作一项产业来做,却还是近6年的事儿。   龙泉市粗坑村 村民:“基本上都已经成熟了,这个香菇以前种香菇是自己食用,自给自足,现在城里来收购的人多了效益也好了,我们就开始种香菇,上面还有很多香菇棚,基本上每家每户都种香菇。”   龙泉市粗坑村 村民:“我一年可以采四五茬,估计一次可以采三四百斤, 一年收入大概2万左右。”   中国、日本和韩国是历史上世界香菇的主产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韩国劳动力成本过高,香菇生产的重心逐渐向我国转移,一时间浙江、福建、东北、河南等省的200多个县,3000多万农民开始大量栽培香菇。1998年由于栽培数量的剧增,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龙泉香菇开始积压。   为了寻求销路,菇民们把希望寄托在这个叫杨少明的人身上,成立香菇协会,并推举他为会长,可大伙没料到他一上任就做出了一件让众人十分生气的事情。   龙泉市香菇协会会长 杨少明:“当时我们就是派了七八百人的收购大军,到全国200多个县去收购,各种各样的食用菌到龙泉集散。”   本来龙泉的香菇就已经积压,杨少明却还派人把外地的香菇收购来,菇民们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杨少明:“这是一种市场运作 现在的市场竞争力非常强,那么我们这里货多了,让全国各地采购商在龙泉能买到各品种食用菌,这样我们就有很大的实力,我们就是要培育一个市场,把市场做大,让全国的黑木耳、香菇都基本上集中到我们这里,就能够形成一种规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形成一种垄断,可以控制这个市场。”   香菇在我国各省均有栽培,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浙江、东北、江西等省。1999年龙泉香菇协会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在市区建立了南北两个特色市场,专营本地及外地收购来的香菇、黑木耳和一些食用菌产品。   龙泉市香菇协会副会长 翁加义:“这个是黑面冬菇,这个品种主要出口到美国、东南亚这一带,这个是五公分以上的天白花菇,主要销往日本市场,每吨价格在11万元左右,因为这个花菇比较少,如果单纯的一个小市场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量,也不可能挑选出这么多五公分白花。”   记者:“你说这么大的量具体有多大?”   龙泉市香菇协会副会长 翁加义:“我们整个龙泉这种白花一年的交易量大概在40吨左右。”   记者:“销到日本多少?”   龙泉市香菇协会副会长 翁加义:“这个品种85%都是销往日本。”   范月琴,龙泉一村村民,过去一直在农贸市场零星收购香菇,当她看到香菇市场建好后,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市场里租了一间店面收购香菇。   市场经销户 范月琴:“这个市场大了货量就大了,我们钱也赚得不一样了,以前一年赚一二千,二三千,现在一年赚二三万都不止, 现在一般上半年不需要收多,收30万斤菇 ,一斤就算赚3毛钱的利润也有6万元,现在我们是上半年6万,下半年6万也有12万,在市场里范月琴把收购来的香菇挑选后,按等级以不同的价格卖给外地批发商,第一年就赚到近12万元。”   市场经销户 范月琴:“以前我们进货是一二千斤,现在一拉都是万把斤一车,车量大了那个七八米的车一拉就一万斤到一万二,我们做这一行的人不怕货多就怕货少,少了外面没货发就完蛋了。”   市场大了,里边的香菇品种和数量也就多了,到2003年,龙泉160多户村民进城租设店面搞香菇经营。他们中有的将香菇收购后转手卖给外地批发商,有的卖给当地的加工户,还有一些则与外贸部门直接合作,为他们收购香菇。   市场经销户: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