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及范围
1、预习目标
(1)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了解物理学上理想实验的实质。
(2)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
(3)经历实验过程,学会用分析与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并会用自己的语言予以表述。
(4)在生活中认识惯性,了解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危害的方法并初步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2、预习范围
教材第7章第一节内容
二、预习要点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
2.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3.牛顿第一定律也叫_________定律.
三、预习检测
1如图,在盛水杯子的杯口盖上明信片,将一枚鸡蛋放在明信片上.用手指将明信片弹飞,鸡蛋掉入水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明信片被弹飞前,鸡蛋对明信片的压力和明信片对鸡蛋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明信片被弹飞,说明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明信片被弹飞时,鸡蛋没有随明信片一起飞出去是由于鸡蛋具有惯性
D.明信片被弹飞后,鸡蛋掉入水中是由于受到重力
2.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近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用玻璃球代替钢珠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B.钢珠沿直线?AB?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 )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
B.立即匀速下落
C.由于惯性,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
D.由于惯性,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
探究案
合作探究
1.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
(1) 激发矛盾:
看课本p125图,让学生观察,然后,要求学生利用桌上的书本感受:推书本,书本就运动,撤去推力,书本停止运动.老师推小车,小车运动,撤去外力,小车逐渐停下来。
?生活中还见过类似的例子吗?
启发学生比较上述事例的共同特征:物体的运动需要 的作用,撤去物体受的力,物体就不会动或停止运动。
投影亚里士多德观点:要维持物体作匀速运动,就必须给 力。不受力而一直运动的现象是没有的。
②上述是古希腊最杰出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和同学们的生活体验何其相似!可是,几百年前,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却曾通过假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对亚里士多德,也即同学们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投影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示意图,教师对照示意图复述伽利略的推理过程和结论。
③伽利略的推理,也是建立在分析大量事实基础上的,孰对孰错,还是让我们一起动手探究论证吧?
(2)实验探究:利用课件引导提示学生明确整个实验探究内容
?提出问题: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如果物体不受摩擦阻力会怎么样?
②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如何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提示学生: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哪些条件在发生变化?
设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并推论当平面没有摩擦力时小车的运动情况。填写下表:
接触面 小车受到摩擦力大小(填“大、较大、最小”)
? 小车运动的距离(填“短、较长、最长”)
? 毛巾 ? ? 木板 ? ? 玻璃 推论:如果有无限光滑的材料(理想状况) ?无 ?无限长 准备器材: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玻璃、木板、毛巾、小车、刻度尺等
③分析与论证?:
本实验分析与论证过程,着重在于比较数据,找出现象中变化的共同规律。启发学生间交流与探讨,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
(3师生总结归纳:
?教师点明:上述表述其实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所反映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 ,
2.惯性
(1)观察惯性小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组织交流,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由于惯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并引导如何解释,归纳解释的思路。(如汽车起动时,乘客会向后倒,而刹车时,则向前倾)
惯性是一切物体 属性。惯性既有有用的一面,也会带来危害,讨论:
(1)锤头松了怎么办 ?
(2)有经验的汽车司机,在车进站前十几米就关闭油门,这样做的理由和优点是什么?
为什么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归纳总结惯性的两面性,“兴利除弊”。
平时我们拍打身上的灰尘、抖落伞上的雨滴等也都利用了物体的惯性。你知道该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 专题五 将改革进行到底 实现大国强军梦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 专题八 践行核心价值观 建设文化强国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 专题六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 专题十 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 专题十一 潍坊时政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 专题十二 本土热点新闻荟萃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 专题四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七 建设生态文明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五 将改革进行到底 实现大国强军梦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复习专题八 践行核心价值观 建设文化强国复习讲义.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