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偏旁名称如何确定部首Whereistheradical-csulb
Unit 6 Script 文字 Dr. Tim Xie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txie@ Animation: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haracters /kanjia.html 漢字的形成 Origin of characters 漢字有五六千年的歷史 目前能夠看到的成批漢字資料距今三千多年(商代後期甲骨卜辭和器物銘文) 漢字對中國歷史發展、維護統一起了巨大的作用 漢字的特點 Characteristics 表意文字 ideographic 代表音節 syllabic 不分詞連寫 no word boundaries 字和詞的關係 characters may or may not be words 漢字知多少 number of characters Norman p.72, about 60,000. 約六萬, Common ones: about 10,000 通用一萬, Frequently used: 3,000 常用 3000 漢字的結構 Structure 漢字是書寫單位, writing unit,與音節相當,但與語素或詞素不一定一一對應 衣(一個音節、一個字、一個語素、一個詞) 萄(一個音節、一個字、不是語素、不是詞) 漢字由筆劃和偏旁組成 strokes and radicals Structure of a Character 漢字形體結構類型 Structure types 1.上下結構 古三 2.左右結構 叫側 3.獨體結構 木刀 4.包圍結構 回圖 5.半包結構 a. 同鳳司勾歷尼 b. 凶遷延 c. 匹匠 筆劃系統 Stroke 筆劃——開始下筆到把筆提起來叫做“一筆”或“一劃” 漢字的基本形式是點和線。基本筆形是“點、橫、豎(直)、撇、捺” 挑(提)、鈎、折(曲)是變形。 永字八法 漢字筆順規則 1.基本規則: a.先橫後豎:十土 b.先上後下:二古 c.先左後右:仁則 d.先撇後捺:八人 e.先中間後兩邊:小水 f.點在字的上邊或左上者先寫;點在字的右上或中間者後寫:斗文犬叉 2.包圍結構和半包結構漢字筆順規則: A.包圍結構先外後內再封口:回圖 B.半包結構 a類先外後內:同鳳司勾歷尼 b類先內後外:凶遷延 c類先上後內再左下:匹匠 筆順字典 《汉字写法规范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出版 《新华笔顺字典》吉林音像出版社 『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手冊』國語文教育叢書第十八 (可網上查詢) 軟件 software eStroke .hk/estroke Wenlin Other online software / Characters 偏旁系統 Radical 漢字的組成部分是偏旁 有的偏旁也是字,有的偏旁不成字,有的字分析不出偏旁 《說文解字》的五百四十個部首,《康熙字典》二百十四個部首,最新公布二百零一個部首。 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汉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汉字部首表》规定主部首201个,附形部首99个。 部首 Radical index (or radical components) are clusters of strokes that act as constituent units of Chinese characters. Some researchers call the semantic component the radical and the phonetic component the stem (e.g., Fang Wu, 1989). However, in more recent studies, all components regardless of their function in a character, tend to be given the unified name of radical. The total number of radicals in Chinese writing varies from 567 to 648 with 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 pool and the decomposition principle (Fu, 1985; Han, 1994a; Li, et al., 1988). Shuowen Jiezi has 540 radicals or gra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