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组织与解剖绪论ppt课件_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体组织与解剖绪论ppt课件_1

人体组织解剖学;主讲教师:刘京贞;主要参考书目 ;常用网站 ; ; 绪 论; ;人体组织解剖学分科;虚拟人;;(二)研究方法 人体解剖学研究方法 1.尸体研究: 新鲜尸体(冰冻) 固定尸体(福尔马林) 1)剖查法 2)腐蚀法 3)透明法 4)冰冻切片法 2.正常活体研究 3.动物实验 ;透明法;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Hippocrates;亚里士多德;盖伦(Calen) ;; 从怀疑开始——血液循环学说的创立 ;Vesalius;Vesalius;Vesalius;Harvey; 英国医生威廉?哈维首次提出了一个简单而又击中要害的问题: 心脏每次搏动可向全身送出多少血液?若按盖伦的说法计算,则 一小时内血液通过心脏的量,超出了一个人的体重。显然,人体要 源源不断地重造这些血液并同时又将其分解掉,在情理上很难 说得通。这样哈维就直逼了问题的关键——血液的循环。 接下来,哈维通过大量的实验进??步论证他的观点。他用绷 带结扎手臂上的血管,发现在结扎的上方动脉会膨胀,说明血液 确实来自心脏。通过解剖哈维仔细辨认了心脏中瓣膜的位置,从 而确认了血液在其中流动的方向。他还正确地指出了静脉瓣膜的 功能就是阻止血液倒流,以保证循环的畅通。 如果说血液确实在体内作着循环运动,那么,循环的动力又来 自于何方?对此哈维选择用冷血动物的心脏作为研究对象,因为 冷血动物的心脏能在离体条件下跳动许久,利于详细观察。哈维 发现,剖开一条活蛇,将会看到它的心脏平缓而清晰地跳动。; 收缩时,挤出血液后的心脏颜色转淡,同时变硬;舒张时, 心脏颜色则较红。大静脉在心脏的底部通入心脏,动脉在心脏 的上部发出。借助于心脏的收缩运动所产生的力,血液就被压 入动脉。脉搏就是因血液撞击动脉而产生的。哈维还证明,当 剖开静脉,不仅静脉中的血液而且动脉中的血液都会流空;反 之亦然。这就表明,静脉和动脉确实是一个连通着的体系,动 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出的血管,而静脉是将血液输回心脏的血 管。不过,当时并未发现静脉和动脉之间的直接通路。直至 1661年,马尔比基利用显微镜证明了毛细血管的存在,才最终 完成了血液循环理论。 ;马尔比基;(二)我国; 华佗(145~208),字元化,三国时期名医。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 不但擅长医术,而且对人体结构有较深的了解,能用麻醉剂施行外科手术。;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字叔和,西晋高平人(山东邹平人),著《脉经》。 对脉学理论作了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奠定了脉学的基础。; 王惟一(987~ 1067年),于1026年铸造了两个空心铜人体模型,其全身标注559个穴位,其中107个是一名二穴,故全身共有666个针灸点。铜人既是针灸医疗的范本,又是医官院教学与考试的工具。考试时,铜人外层涂蜡,穿上衣服,体内灌水;学生根据命题以针刺穴,针入水出,方为合格。;王惟一的铜人分脏腑十三经和旁注腧穴,是人体模型的创始。; 宋慈(1186-1249年),宋代人,著《洗冤录》,对人体骨骼及胚胎等有较详细的记载,并附有检骨图。 出版后500年来,成为审案官吏的必备参考书。全书共分4卷,从生理、药理、诊断、治疗、预防、急救、检验等方面进行论述,不少内容至今仍可借鉴。;? 王清任(1768-1831),清代,著《医林改错》,主要阐述了两方面的观点。其一是“改错”,他认为前世许多医书的讲法不正确,故书名便为《医林改错》;另一主要内容表明他对人体气血的特殊认识。他认为气与血皆为人体生命的源泉,但同时也是致病因素。; 林可胜(1897~1969) :中国生理学鼻祖,英文名: Robert K. S. Lim。1924年,在北平协和医学院任生理系主任,成为该校第一位华人系主任。创立了英文《中国生理学杂志》和中国生理学会。1949年赴美。是生命科学界第一位华裔美国科学院院士。在胃肠道生理和神经生理方面都有独到贡献。; 蔡翘(1897~1990) :中国生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早年在复旦大学任教,以后领导军事医学科学院。 在视觉、甲状旁腺、神经传导、糖代谢、溶血与止血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陈克恢(1898~1988):早期神经药理学家,20、30年代在协和工作期间从中药麻黄中提取了麻黄素,并发现了它作用於神经系统的原理。这是中药现代研究的里程碑。还发现了解救急性氰化合物中毒的方法。 ;冯德培和张香桐:中国神经科学的奠基人; 张香桐(1907~  ),神经生理学家,主要研究脑的神经生理学和电生理学,是研究大脑皮层中树突功能的先驱者,并进行针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