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病的鉴别》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腹泻病的鉴别》课件

儿童腹泻病的鉴别与治疗 儿童腹泻病的鉴别与治疗 婴幼儿粪便特点:正常大便含水分80%,其余主要是食物残渣,包括一定量的中性脂肪、脂肪酸、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以钙盐为主的矿物质,还有大量共生细菌,也会含少许粘液。 儿童腹泻病的鉴别与治疗 母乳喂养儿大便:未添加辅食的母乳喂养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均匀带少许颗粒,稀、或带绿色,酸性,PH 4。7-5.1,每日1-6次,小儿一般情况好,体重增加如常,不能认为是病态,一般在逐渐添加辅食后次数会减少,1周岁以后减至每日一次。 儿童腹泻病的鉴别与治疗 人工喂养儿粪便:淡黄或灰黄,较干稠,呈中性或碱性,Ph6-8,每日1-2次,鲜牛羊乳喂养儿,大便有酪蛋白凝块。 混合喂养儿大便:糊状或成形,若加蔬菜水果等辅食,外观近似成人。 意义:大便臭味浓,表示蛋白质消化不良,带酸味、泡沫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肠内发酵旺盛,外观呈奶油状,表示脂肪消化不良,粪便中奶瓣多一般是未消化的脂肪与钙或镁化合成的皂块,如果量不多,无临床意义。 粪便的颜色和其中所含胆汁的化学改变有关,小肠上部的胆汁含胆红素及胆绿素,使大便呈黄绿色,到结肠时,胆绿素被其中菌群还原成胆红素,大便变成黄色。人乳喂养时,粪便呈酸性,可因氧化性细菌作用,氧化为胆红素,使大便略带绿色,牛乳喂养时大便偏碱,可使胆红素还原为无色的粪胆原,故大便色较淡。 腹泻指每天大便排出量增加,通常与肠道水、电解质转运被破坏而引起大便中水分含量增加有关,小儿胃肠道处理285ml/kg.d液体,而排出5-10g/kg.d大便,如排大便量超过10g/kg.d,则为腹泻,急性腹泻病,病程为2W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病程2W至2M,慢性腹泻病,病程》2M,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形状改变为主要特点的儿科常见病,及时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婴幼儿的病死率,避免小儿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腹泻病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鉴别:机理、病原。 渗透性腹泻 是指肠腔内存在大量高渗食物或药物,导致体液中水由血浆向肠腔反流,如小儿先天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导致双糖分解吸收障碍引起肠腔内渗透压增高,使大量水分被动进入肠腔,促进肠蠕动,引起腹泻;此外,口服甘露醇及盐类缓泻剂也可引起渗透性腹泻。渗透性腹泻的共同点是:粪便外观呈稀水样,酸度增加,PH《5.5,电解质含量不高,肠腔内渗透压超过血浆渗透压,禁食后腹泻可以好转或停止。 分泌性腹泻 是指胃肠道水和电解质过度分泌引起的腹泻,肠毒素引起腹泻的机理是:肠毒素通过与肠粘膜上皮细胞壁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腺苷环化酶,使上皮细胞内环鳞腺苷CAMp及环鳞鸟苷CGMp浓度增加,引起细胞分泌增加,吸收抑制,肠腔内物增加,引起腹泻,常见的病原有霍乱、产毒性大肠杆菌等。分泌性腹泻的共同点是,粪便PH为中性或偏碱性,肠腔内渗透压和电解质浓度与血浆相等,粪便含有大量电解质,粪便外观呈稀水样。 渗出性腹泻 是指肠粘膜的完整性受到感染或非感染因素的破坏,使粘膜发生充血、水肿、渗出,甚至溃疡,常见的病原有志贺氏菌、侵袭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等,渗出性腹泻的共同点是,粪便含明显的脓血和粘液,粪便PH偏碱性。 吸收不良性腹泻 主要见于脂肪吸收不良,产生吸收不良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肠内分解和消化功能障碍,肠粘膜异常等引起的脂肪泻。 小肠动力功能改变 引起肠动力功能改变的因素包括营养不良、硬皮病、糖尿病,营养不良时常为低动力性,导致细菌过度生长而引起分泌性腹泻。 根据大便性状和性质判断是小肠性腹泻,或是结肠性腹泻,或是小肠结肠都受累引起的腹泻,一般而言,水样便多为小肠性腹泻,粘液便或粘液脓血便多为结肠性腹泻,大便性状多变一般为小肠结肠都有病理损害而发生的腹泻,病损越接近直肠,里急后重越明显,了解肠道病损的部位特征,对腹泻的病因病原鉴别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以腹泻为主诉就诊的患儿,首先要分清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若为感染性,病原是哪一类,哪一种,要根据发病诱因、年龄、季节,大便性状及次数改变,体温是否升高,粪常规化验、病毒检测及细菌培养等进行判断。感染性腹泻通常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原虫引起,要根据各病原特点进行鉴别。 病毒类 80%以上的婴幼儿腹泻由病毒引起,常见的有: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杯状V、星状病毒、柯萨奇V、埃可V等。 轮状病毒 多见于秋冬季,其他季节也可散发,好发年龄6m-2y.自然病程7-10天,主要表现发热、腹泻,水样便,每日5-10次或10多次,水多次多量多,多伴有呕吐,呕吐多发生在病程头1-2天,随后出现腹泻,吐泻严重者,伴有脱水、酸中毒,50-60%的患儿伴有呼吸道症状,咳嗽。轮状病毒肠炎一般预后良好,近年来研究发现,轮状病毒不单纯感染肠道,也可引起全身感染,可侵犯多个脏器有报道从病 儿肺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