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防控基本原则》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感染防控基本原则》ppt课件

(四)确保尿液排出通畅 确保管道和集尿管无扭结 确保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不要接触地面) 每个病人应定期更换集尿袋,同时确保接头不要接触已被污染的集尿袋。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概念 外科手术切口 指病人进入手术室,外科医生必须在病人的皮肤或黏膜上切一个切口,而此病人在离开手术室时被缝上,此时病人至少接受了一次手术操作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 指发生在切口浅部、深部及器官/腔隙的感染 SSI SSI的危险因素 患者方面 医院方面 患者方面 年龄 体重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健康状况 等等 医院方面 术前住院时间 备皮方式 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 手术部位皮肤消毒 手术室环境 手术器械的灭菌 手术技术 手术持续的时间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等 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集束策略 术前重视患者全身情况的改善 避免不必要的备皮 尽可能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切口皮肤消毒 规范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手术器械灭菌合格 无菌操作 手术熟练 目标性监测等等 (二)患者方面 治疗基础疾病,改善全身状况; 治愈其他部位的感染; 改良生活习惯; 手术野皮肤的准备; 心理准备等等。 医院方面 加大投入,改善硬件条件: 如购置高精尖的诊疗医疗设备、改善手术室环境、病房住院条件等等 标准操作规程SOP (一)手术前 1、择期手术患者应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充分控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避免术前高血糖。 3、鼓励戒烟,指导病人在选择性手术前戒烟。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 什么是医院感染?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A.窄义: 病人在住院过程中获得的感染。 医 院 A B C 潜伏期 潜伏期 B、广义: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          感染地点---医院   感染对象---病人(住院、门诊、体检)   陪护、探视   医务人员 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指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医院感染暴发的表现形式 同种病原体所致医院感染暴发:如MRSA 同一医疗机构总感染发病率上升:如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不合格引起的感染暴发。 同一感染部位发病率增加:感染暴发集中发生在病人的相同部位,如手术切口、注射部位等。 医院感染暴发的早期发现 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 临床医师、护士报告 微生物实验室的检验报告 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与处置 1、核实诊断——确诊病例的方法有: 根据感染病人的临床和体征确定病例 根据病原体确定病例 感染病例可以不断修正 充分考虑典型病例与非典型病例,以免遗漏 2、证实暴发 罹患率高于该科室、病房、医院、或某一地区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P≤0.05) (三)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立即消毒。 (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2、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3、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4、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 5、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六)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 1、临床医生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及时采集有关标本送检,以便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2、检验科细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及时报告相关科室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科(双报告,并在化验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