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管滴注疗法》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滴管滴注疗法》ppt课件

骶管注射疗法临床应用 概述 Cathleen于1901年首先介绍了从骶管尾侧穿刺入硬膜外腔的方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上世纪40年代此方法曾广泛用于无痛分娩,以后逐渐用于外科手术麻醉。1978年国际腰椎研讨会上认为“硬膜外与硬膜内类固醇药物注射对腰痛患者的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确立了激素在骶管注射中的不可替代地位。 我国自80年代以来对骶管的解剖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及探索。现代研究认为,药物通过骶管注入硬膜外腔直接作用于硬膜和神经根,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阻断化学刺激因子对神经根的刺激,以达到治疗目的。在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诸多治疗方法中,骶管注射疗法的疗效是肯定的,国内外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有效率在55%-80%。 局部解剖 骶骨呈一个上宽下尖的三角形,由五个骶椎骨融合而成,嵌夹在骶骨之间,其两侧称为骶髂关节。骶骨的上端与第五腰椎,下端与尾骨相接,分别称为腰骶关节和骶尾关节。骶骨的前面光滑平整,紧邻盆腔内脏组织。骶骨后面凹凸不平表面粗糙,紧邻皮下组织和皮肤。在骶骨的中线呈一纵行骨性管道,为脊椎管腔,上半部分容纳蛛网膜下腔,下半部分为硬脊膜外腔(即骶管)。 骶尾骨后面观 在骶尾关节上,相当于第4.5骶骨水平中线处有一裂口叫骶裂孔,中医学称腰俞穴,它与左右髂后上棘成为一个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下角是骶裂孔穿刺定位的重要依据。穿刺定位是先以左手中指尖触及尾骨顶端沿骶骨中线向上触压,在距尾骨顶端4-8cm处可触及一凹陷,其上两侧各有一豆状突起的“骶角”,两骶角之间为骶裂孔。 适应症 可根据病情不同,选用不同的药物,组合不同的方法,可以起脊神经阻滞或交感神经阻滞双相调节作用,不仅具有阻断疼痛的神经传导,缓解疼痛症状,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和炎症。还具有调节内分泌,调节植物神经,增强受体功能,营养神经,修复组织损伤,治疗诸多功能性疾病。如腰骶部疼痛、便秘、小腹胀痛、早泄、遗尿、癫痫、腰骶部皮肤病等。 治疗机制 液体刀:由于经骶管输入大量液体所形成的压力对神经根进行冲击,可钝性分离粘连受压的神经纤维,从而使粘连得以缓解。 消炎消肿:糖皮质激素消除硬膜外脂肪及神经根炎症水肿,减轻卡压;药物沿神经根外渗,对神经周围软组织也有作用。 应用神经:液体内含有具有应用神经细胞的药物,有助于恢复神经干和神经末梢的传导功能。 利多卡因具有局麻作用,能使神经末梢兴奋性降低,减少退变椎间盘内酸性物质堆积,促进致痛物质的排出,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 大剂量药液悬浮作用,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物位置。 骶裂孔定位方法 直接触摸骶角法:骶骨背面突起较多,除骶角外可有其他异常结节存在,有时出现定位困难。 间接触摸法:先摸到尾骨尖,沿后正中线向上约4-4.5cm处,旁开0.7-1.0cm即可触到骶角。 表面定位法:骶裂孔中心与两髂后上棘约呈一等腰三角形,两髂后上棘至两骶角间连线左为8.2cm,右8.1cm,也可定位骶角或骶裂孔。 表面标志法:S2棘突中点到骶角连线中点距离为5.7-7.5cm,即可从上到下沿正中线定位。 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适当垫高臀部,充分暴露骶尾部。 确认骶裂孔为穿刺点并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带无菌手套,以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再以7号短针以45°角刺入皮肤及骶尾韧带,当阻力消失,有明显落空感时,再将针尾向尾侧方向倾斜,沿骶管轴线方向斜行缓慢进针约2cm,回抽无脑脊液及血液,推注无阻力,局部无隆起,表明穿刺成功。 注意事项 定位准确 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及椎管感染 避免过深误入蛛网膜下腔,防止刺入血管 控制滴注速度,控制药液上升平面 注射完毕后卧床休息半小时以上 每周一次,3-5次为一疗程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