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推脾胃病症小儿厌食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推脾胃病症小儿厌食ppt课件

脾胃病症的儿科推拿应用 ;一、明确诊断和主症。 二、分析病因病机。 三、诊断鉴别中西对照。 四、辨证论治细分明。 五、正治反治方法多样。;第一单元 小儿厌食 ;一 概述 一、概念 ;二、与西医病名关系 ;二 病因病机 一、常见原因 1)风邪 2)时行毒邪 ;二、病机转化 ;三 诊断鉴别 一、诊断要点 (一)主症:不思进食,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减少 (二)病程:较长时间 (三)病程:;二、感冒和时行感冒 急、热、广 三、与风温 急、热、咳、昏 ;四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四 辨证论治 二、基本治法 ;三、基本方(虚证)方1: 补脾经(3分钟)调脾胃,助运化,增进饮食,化生气血; 点揉足三里(1~3分钟)为传统强壮穴位,功能健脾和胃,增益气血; 捏脊(3~9遍)为传统方法,单用即能增进饮食,配合补脾经和揉足三里则调补脾肾,化积导滞。 揉中脘或腹(3~5分钟)调中和胃,消食化积。为消食化积要穴 ;(实证)方2: 掐揉四横纹(先横向推四横纹1~2分钟;再纵向推每一横纹令热;继掐揉四横纹,揉3掐1,从食指纹路依次至小指为一遍,共10遍) 运板门(1~2分钟)(运板门1~2分钟;3揉1掐约1分钟;捏挤10次。来回推之令热); 运内八卦(1~3分钟) 清胃经、清大肠(各1~3分钟);方解 推四横纹、运板门:传统消食化积经典穴位; 板门有“脾胃之门”称号,揉掐或运之能升清降浊,消胀除满; 运内八卦为宽胸理气,和胃降逆要穴,清胃经直清胃中腐浊,清大肠清洁肠道,均有利于化积化浊。脘腹部直接操作作为推拿之所长,有助于腹腔系统内能改变,调节局部压力,激荡体内器官; 胃的激荡则排空,肠因激荡则排空,肠因激荡而蠕动。适用于一切有形和无形之积滞,能加速胃肠蠕动,增加摄食。;三、辨证施治 1.胃脘积滞: 厌恶进食,饮食乏味,食量明显减少,胸闷脘痞,嗳气泛恶,口臭,进食稍多,则脘腹饱胀,或疼痛而拒按,胃内振水声,夜卧不安,大便不调,舌苔薄白或白腻。 ;;治法:消食化积,运脾开胃 处方:方2为主,方1为辅?? 掐揉小横纹(5~10遍,化积化浊,泄热), 振中脘(向下振按中脘约1分钟,为降为泻,消食有效, 点脾腧、胃腧(各10次,善调理脾胃之气) 揉天枢(1~2分钟,化积要穴,调和胃肠机), 推七节骨(先下推1~2分钟,再上推1~2分钟,升降脾胃,补虚泻实,促进运化)。 ;2. 脾胃气虚 证候: 口中无味,不思进食,食量减少,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精神不振,或有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指纹色淡。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增食 处方:方1为主,方2为辅。 加揉脾腧、胃腧(各2~3分钟,调理脾气), 推上三关、揉外劳宫、揉关元(各1~3分钟,能温阳化气,助运化,散阴寒), 摩揉神阙(摩、揉、振、按肚脐,共约6分钟,温助元阳,补益脾肾,温化寒水,增进饮食), 推上七节骨(1~2分钟,补益脾气,升提气机)。 ;3.胃阴不足 证候: 口燥咽干,拒绝进食,进餐时嬉笑、跑跳、难以入静,食少饮多,皮肤失润,大便干燥,小便短黄,甚或烦躁少寐,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治法:滋养胃阴,助运化。 处方:方1方2并重。 加揉内劳、清天河水、揉二人上马(各1~3分钟,滋阴清热,利于胃阴恢复), 分手阴阳(1~2分钟,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利枢机),推下七节骨(为淸为降,有利于保存津液), 掐承浆与廉泉(以拇、食二指同时掐二穴,10次,能增液润燥,利于缓解口燥咽干而增饮食)。 ;4.肝气犯胃 证候: 不思饮食,进食量每受情志影响,恶心,呕吐,脾气暴躁,或抑郁,胸肋苦满,苔薄,脉弦。;治法:疏肝理气 处方:方2为主,方1为辅, 重点操作分推腹阴阳。揉腹与摩腹。 加清肝经(1~3分钟,清肝、疏肝解郁以增饮食), 搓摩胁肋(5~10遍,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下推膻中(1~2分钟,宽胸理气), 点肝腧(10次,调理肝脏气机)。;对症治疗 脘腹胀满加振中脘(约1分钟,治胀要穴,可引气下行消胀,抱肚法(3~10遍,消胀化积); 呕吐加横纹推向板门; 腹泻加板门推向横纹; 大便秘结者加揉膊阳池(1~2分钟,通降大便);;大便不调加揉龟尾(1~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