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教学资料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ppt课件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
分泌性中耳炎又称
渗出性中耳炎,是
以中耳积液和听力
下降为主要特征的
中耳非化脓性炎性
疾病。
分类
急性:3周以内
分泌性中耳炎 亚急性:3周-3月
慢性:3月以上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未得到及时而恰到的治疗,或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
流行病学
分泌性中耳炎在小儿的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常见原因之一。
美国手术:1,000,000人次/每年。(1977年)
美国:1-5岁儿童发病率为15%-40%。(2004年)
国外统计,约50%以上的婴儿患有此病,其中大多在3个月内自愈。
在我国,仍缺少相关详细的、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
病因
1、咽鼓管功能障碍
①咽鼓管阻塞 机械性阻塞: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鼻咽癌;非机械性阻塞:咽鼓管肌肉无力、软骨弹性下降、腭裂、气压改变等。
② 咽鼓管清洁和防御功能障碍
2、感染 常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其次为β-溶血性链球菌等。
3、免疫反应 可能I型和Ⅲ型变态反应有关
4、其他 神经性炎症机制、胃-食管返流学说等
咽鼓管阻塞
生理状态下,中耳内、外气体压力保持平衡,如果各种原因导致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中耳内的空气被吸收后得不到相应的补充,逐渐形成负压,中耳粘膜中的静脉出现扩张,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并集聚于中耳,便开始形成积液。
机械性阻塞
1、鼻咽部的各种良性或恶性占位性病变,如腺样体肥大、鼻咽癌、鼻咽纤维瘤等;
2、鼻窦和鼻腔疾病,如慢性鼻窦炎、巨大鼻息肉、肥厚性鼻咽、鼻中隔偏曲等;
3、长期的鼻咽填塞,咽鼓管咽口粘连,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
4、特殊感染性疾病,如鼻咽白喉、结核、梅毒、艾滋病等。
非机械性阻塞
小儿的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和咽鼓管肌等肌肉薄弱,收缩无力,加之咽鼓管软骨发育不成熟,弹性较差,当咽鼓管处于负压状态时,软骨段的管壁易发生塌陷,导致中耳负压,而中耳处于负压状态时,管壁软骨塌陷加剧、甚至闭塞。此外,咽鼓管上皮能产生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降低气-液界面表面张力的作用,细菌感染引起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增高可能导致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表面张力提升,不利于咽鼓管开放。
咽鼓管清洁和防御功能障碍
咽鼓管黏膜由上皮纤毛细胞、无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正常情况下通过“黏液纤毛输送系统”将中耳内的异物及分泌物排出。而且纤毛的单向运动能清除并抑制鼻咽部有害物的入侵。细菌外毒素,放射性损伤,咽鼓管发育不成熟,或先天性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不良,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等都会损害黏液纤毛输送系统功能,使中耳毒素、分泌物不能有效排除。此外,咽鼓管底部的黏膜皱襞具有单向活瓣作用,各种原因引起得咽鼓管关闭不全,都可能导致咽鼓管防御功能丧失。
感染
常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其次为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布兰汉球菌等。最近的PCR新技术发现,腺病毒、呼吸道合孢病毒也可能是其主要致病微生物。下表列出了美国、芬兰、日本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
免疫反应
研究表明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黏膜内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度活化,IgE和炎性介质增多,提示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最近认为,中耳是一个独立的免疫防御系统,中耳积液是一种分泌物,而非渗出物,某些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属于免疫复合物型病态反应,即Ⅲ型变态反应。
病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CT 2112-2012 塑料防护排水板.建材建工行业标准.pdf VIP
- 08J907 洁净厂房建筑构造.pdf VIP
- 某企业设备机长负责制.docx VIP
-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解读.pptx
-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pdf
- 最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7---2010汇编.doc VIP
- 【新教材】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认识地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JIS-H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中文).pdf VIP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pdf VIP
- MEGMEET麦格米特MC160增强型系列PLC随机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