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南禹州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家族为回族1说的质疑(马善田).docVIP

对河南禹州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家族为回族1说的质疑(马善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河南禹州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家族为回族1说的质疑(马善田)

对河南禹州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家族为回族一说的质疑 世界华人宗亲会副会长马善田 在明代有位“五朝元老”,他先后辅佐了代宗朱祁钰、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居官五十六年,且政绩显著,是明代有名的政治家,他就是河南钧州(今禹州市)人马文升。至今其家族仍为禹州之名门望族。但就是这一支马氏家族,自我国回族史学家马以愚先生著的《中国回教史鉴》和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主编的《回教先正事略》、《回族人物志》中将这一马氏家族的族籍定为回族以来,研究少数民族史的好几位专家、学者均在他们主编的少数民族史、大辞典和传记中采用其说,理由是依据民国以来的史料和重庆清真寺一通碑文来断定的,在当代回族史学界似乎是一种传统说法,已经约定俗成。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通过调研和查阅有关文献史料,结论是马文升家族不是回族,而是汉族。 一、马文升在历史上为维护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文升(1426-1510),字负图,别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河南钧州(今禹州市)观耜园村人。马文升自幼聪明好学,为父兄及乡邻所称道。他在正统十二年(1447)中举人。景泰二年(1451)登进士第。在任浙江道监察御史时,马文升勤力自勉,为领台事王文、王翱所礼遇和器重。先后出按山西和湖广,所到之处,翦暴除奸,震动甚大,有“神君”之称。 英宗天顺七年(1463),马文升任福建按察使。当他离开福建时,福建的百姓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马使留来天有眼,冯公不去地无皮”,以表示对他的赞扬和怀念。成化元年(1465),马文升为南京大理寺卿。 成化四年(1468),平凉、固原一带满四变乱,官军进讨不利。朝廷急召当时因父丧而归家的马文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协助总督项忠、刘玉等对满四展开围剿。马文升迅速赶到固原,生擒满四,斩首7600余级,俘获男女2600名,解了边疆之危。马文升以功擢为左副都御史,继续巡抚陕西。他在陕西修筑关塞要隘,增设卫所,选将练兵。八年(1472),蒙古族叛乱,马文升督兵追至黑水口,生擒平章铁烈孙,战功显赫,又平定了西北一带与朝廷对抗的割据势力。翌年冬天,残元孛罗忽、忽都鲁、癿加思兰等率军队分多路进犯边镇,被马文升一一击败,并擒获其平章迭烈孙,声名大震。马文升还向朝廷上奏,赈济受灾百姓。他在陕西数年,苦心经营,实现了西北地区的安定。 成化十一年(1475)春,马文升为提督甘、凉、宁夏三镇军务。此时,辽东地区军事紧急,翌年,明宪宗命他以兵部右侍郎整饬辽东军务,十四年(1478)又进为左侍郎。当时,宦官汪直的亲信陈钺,在边陲以滥杀少数民族来冒功,几乎酿成巨变。马文升亲自到辽东去宣读皇帝的玺书,慰抚少数民族,才转危为安。十九年(1483)再进为左副都御史。这期间辽东多事,马文升先后三次受朝廷派遣巡抚辽东,整饬辽东军务,安抚了辽东一带的女真等少数民族部落。他修城堡,练兵士,利兵甲。特别注意抚恤军民,整肃军纪,从而使百姓安居乐业。马文升在辽东时,因战功受到宦官汪直的妒恨,受到汪直的诬告,遂被宪宗捕下“诏狱”,又被谪戍重庆卫。二十年,汪直败,才再度起用巡抚辽东,极受当地各民族人民的爱戴。二十一年回京,升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等地。同年冬天,再升为兵部尚书。不久又遭到诬陷,又被降职,调南京任兵部参赞机务。 弘治元年(1488),孝宗即帝位后,拜马文升为左都御史。自此,马文升成为孝宗身边的重臣和近臣,往往不离左右。翌年,马文升为兵部尚书兼提督京营军务,他严核将校,罢黜贪懦者30余人。因马文升久历边事,熟知戎务,被进为兵部尚书兼提督十二团营。此后,累官至吏部尚书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忠心耿耿供事于朝。 弘治初年,针对赋税徭役日益繁重,百姓痛苦不堪的情况。马文升当面劝谏孝宗,并要求孝宗下旨,严令各部节省开支,不得向老百姓随意索税,立即停止修建各王府,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孝宗予以采纳,受到百姓的拥护。 当时还发生了新疆哈密卫被土鲁番人占据之事。弘治四年(1491),马文升向朝廷提出,哈密归附元朝时间较长,其地方“有回回、畏兀儿、哈刺灰三种”人,而“北山又有小列秃乜克力相侵逼”,必须派元人后裔去管理,方可慑服其地。明孝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封原哈密忠顺王脱脱的近族后裔,名叫陕巴的为哈密新忠顺王,并派人亲自送往哈密。这一举动惹恼了土鲁番统治者阿黑麻。六年(1493)阿黑麻夜袭哈密,劫走了陕巴及明朝授予的金印,引起明朝政府的严重关注。在马文升的建议下,明朝廷拘留了土鲁番派遣入贡的使者亦满速儿等四十余人。八年(1495),马文升率精锐兵士,日夜兼程,奔袭哈密,迫使阿黑麻于弘治十年(1497)送回了陕巴,哈密又重新置于明朝的控制之下。马文升还向朝廷上奏“御边三策”,就如何加强明朝边防问题,提出了系统的建议。在加强宣化、大同的防御方面,处理贵州、安南等处少数民族与官府的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