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届高3语文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第一编-第一部分-第七专题-第一节-懂诗意.ppt

2013届高3语文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第一编-第一部分-第七专题-第一节-懂诗意.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栏目导引 第七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 高考热 点透析 高考阅 卷报告 专题跟 踪演练 考场抢 分策略 第七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节 懂诗意 高考热点透析 考点探究 1.古诗鉴赏,读懂诗歌是关键。 2.考查对诗意的理解类题的基本内容是看考生是否理解诗写了什么内容,包括对题材的判断、内容的提取概括描述及层次转折等方面。设题上形式灵活,角度多变,能力层级也不相同。或提取,或概括,或描述。 3.理解文意可能涉及诗歌的形象鉴赏及情感的把握两个考点。因为感受、理解、分析诗歌形象,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把握了诗的基本内容是情感赏析的基础。 一轮盲点 1.读不懂原诗导致答非所问。 2.审题不准导致答案偏离。 二轮对策 1.读懂文意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前提和关键。读懂诗词的方法很多,语言内涵才是最关键的方法。 一是品读语言。诗歌语言具有高度的凝炼性、暗示性。读时不可图快,宜把每一个字放在嘴中反复咀嚼,方得其真正含义。二是分析情景关系。古代诗歌语言从内容上分大致有景物语言和情感语言两种。读诗的基本工作就是弄清景与情的关系。景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情又怎样渗透在景物之中等等。 2.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审题时漏掉任何一个要求,都可能造成答案的偏离。审题不准的失误是致命的,平时备考中必须十分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 高考阅卷报告 一、(2011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琅玡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答案】  这首诗写了溪水暴涨、溪流中飘着落花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伤春的感情。 【答案矫正】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意境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回答此类题目,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能用简练的词语概括所营造的情境氛围的特点,并能根据情境氛围的特点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考生答案错误有二,首先是没有审好题,题干要求回答“哪几幅画面”,而考生回答了“什么样”的画面,且概括不准确;其次本诗并没有抒发“伤春”感情。本诗共四句,除第三句不是直接描摹画面外,其他三句都描绘了优美的画面。可以根据画面内容进行概括。这些画面写出了琅玡溪的幽静美好。联系注释中的写作背景,相较于钩心斗角的仕途给作者带来的厌恶之感,作者在琅玡溪忘却仕途烦恼,醉心山水,表达了一种闲适之情。 【规范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二、(2011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晓至湖①上 [清]厉 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选自《清诗选》) 【注】 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答案】  喜爱清静,诗中说“人意静”“学野凫”“逐清景”看出诗人向往自由。 【答案矫正】  本题考查对情感的分析归纳,要注意题目当中“丰富”一词的提醒。可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诗人的情感,如“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稍见初日开”“安得学野凫”等句,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像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考生答案分析思路正确只是概括不全面。 【规范答案】  ①喜爱幽静,如诗中写道“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如“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如“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如“安得”。 考场抢分策略 1.抓住题干关键词语 理解诗意的角度与能力要求分别是:提取、转述、概括、描述。审题时要抓住这些题干用语,明确答题指向和语言组织要求。“提取”是指从作品中选择相关要求的词语或句子(有的要改变结构);“转述”可以借助翻译,然后整合语句;“概括”要求高,要将诗句“实”的内容按一定的角度抽象出一定的“虚”的属性。“描述”是借用自己的语言(或翻译)把内容描写、叙述出来,有“扩展”性质。 2.意象赏析角度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 设问示例: (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答题步骤: (1)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 (2)概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