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7、长城冯.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长城冯

17、长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重点段落、语句,进一步体会长城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和保护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我跟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1、学生做好预习,收集有关长城的图片、资料、故事。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长城吗? 据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讲:“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老师就与你们一起去游览被视为“中华民族骄傲与象征”的“万里长城”。 二、欣赏图片,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 出示长城图片(配乐) 这些图片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目睹了长城的风采。是啊,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刚才从同学们的表情,老师看到你们为之震撼了,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生畅所欲言 那么,作者是怎样赞叹长城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那句话。 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生齐读) 三、品读课文,剖析语言,体会情感,朗读感悟 (一)、长城为什么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或词语,仔细体会。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可以读句子,可以结合生活理解句子,还可以结合资料说一说)。(课件) (二)、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三)、生汇报交流,师引导。边分析边读,体会情感 1、第三自然段: 预设: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中,那时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劳动人民建筑长城时的艰难。 重点体会“两三千斤重、无数、数不清、一步一步、抬、陡峭、没有……没有……” “两三千斤重”相当多少个同学? …… 师:真是困难重重。让我们把体会到的送到这句话中,读一读。 指名读、自由读,读出劳动人民的辛苦。 师:尽管困难重重,长城还是修筑成功了,那是一种怎样的劳动啊! 课件:透过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 预设:生1、我仿佛看到了有很多人受伤了 生2:我仿佛看到了许多人从陡峭的山掉下来摔下来 生3:我看到了很多人最后被压死了 生4:我仿佛看见了他们抬着条石无奈的低着头,仿佛听见他们喊着号子,不是传来沉重的叹息。 师:一块石头那么重,更何况是数不清的条石。劳动人民多想歇歇啊。但为了抵御外来的侵略,他们继续劳动。这样的劳动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常年累月;这样的工程也不是一段、两段,而是跨越崇山峻岭,穿越荒漠高原。为了建筑长城,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啊!所以作者说: 课件:“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体会“多少”“才”,(板书血汗、智慧) 对比句子: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课件) 读句子,思考此时作者是什么样的感情?(敬佩) 读出敬佩之情 师:历经风风雨雨,历经种种磨难,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起了万里长城,这就是不屈的人民,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 过渡:你还能从哪儿体会到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2、第二自然段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课件) 体会:“平整”“宽阔” 谁知道八达岭的平均海拔是多少米? 在这样陡峭的山岭上,依山势而建的长城竟如此的平整、宽阔、高大、坚固,怎能不令我们称奇。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互相呼应。”(课件) 体会设计的周到、合理、巧妙 “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这些设置有什么作用吗?你读出来了吗? 你看有长城在,敌人能打得进来吗?这样的长城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难攻、高大坚固、想得很周全、设计的很合理、巧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第一自然段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课件) 体会“长”,读出来 师:一万三千多里,同学们,知道有多长吗? 师: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来,读出我们的惊叹。谁来读,就读写长的这一句 生读 师:真是万里长城万里长,读这一句。 师: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觉得它怎么样? 长城是弯弯曲曲的,感受到了它的形状。 感觉它很雄伟,像一条龙。) 师:崇山峻岭,那是怎样的山啊? (高高低低的、连绵起伏) 师:崇山峻岭还是什么样的山? 生:非常高 师:高大陡峭,这就是崇山峻岭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