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苏省南通市农业综合开发.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南通市农业综合开发

江苏省南通市农业综合开发 项目“十五”规划 基本情况 自然资源概况 位置与范围 我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1°41′06″--32°42′44″,东经120°11′47″--121°54′33″,西与泰州接壤,北与盐城毗邻,东临黄海,南依长江,与现代化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全市东西长158.8公里,南北宽114.2公里,土地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81.94%,水域占18.06%,系由长江冲积物和海相沉积物形成的冲积平原。地面真高1.6—6米(废黄河标高),总趋势为西北较高,东南低平,地势较为平坦。下辖海安、如皋、如东、通州、海门、启东六县(市)和崇川、港闸、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区。按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划分为六个农业区:江海新垦农业区、如海垦区、通海特种经济农业区、通如平原农业区、如海高沙土农业区和海安里下河农业区。 气候条件 本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适宜于多种植物生长。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100—2200小时,总辐射量116—122千卡/平方厘米,光照资源丰富,据光合潜力理论计算,年生物产量每公顷可达102450—108525公斤,以经济系数0.4计算,每公顷经济学产量为40980—43310公斤,气候资源潜力较大。 本市平均气温14.6—15.1oC,0oC有效积温5437oC,10oC有效积温4657.6oC,15oC有效积温3897.3oC,按照作物对热量要求,两熟有余,三熟偏紧,适宜种植对热量条件较低的多种形式三熟制。 年降水量1000—1100毫米,常年平均雨日110—130天,年降水量相对变率10—20%。呈夏秋雨量多而集中的气候特点,雨热同季,与粮棉油等作物的生理要求相吻合,有利于农业生产。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寒潮、连阴雨、暴雨、干旱、高温、台风、冰雹、龙卷风等。 水资源 我市年水资源总量达62.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0.01亿立方米,地下水1.69亿立方米,过境可引水39.54亿立方米,减去泄入江海的总水量26.1亿立方米,每年可供用水量36.6亿立方米。我市水资源的特点:一是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排泄量大,年蒸发量较大,蒸发大于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065.8毫米,蒸发量1343.5毫米,蒸降比为1.26:1。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5—60%,其中又以7月份最多,占全年的17%左右;最少为1月和12月,只占全年的3%左右。二是过境水量多。长江流经我市如皋、通州、海门、启东四县(市)。沿江有六座大中型引水闸,多年平均引水量达33.76亿立方米,加上沿江小涵闸年引水量5.78亿立方米,合计强引水39.54亿立方米。引水河道主要有焦港河、如海运河、通扬运河、通吕运河、通启河、海门河、如泰河、通榆河、掘苴河等。三是地下水蕴藏量丰富。目前已发现四个含水层:潜水层厚10—30米,单井涌水量50—300立方米/日;第一承压层厚50—100米,水量大,但水质较差;第二承压层厚约4米,水量甚微;第三承压层厚17—50米,单井涌水量1000—5000立方米/日,水质优,适用于工业和生活用水,目前仅少量开采。 土地资源 我市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计1200万亩,根据1997年土地后备资源更新调查显示,其中耕地、园地、林地、水域面积分别为726.72万亩、33.41万亩、11.53万亩、100.46万亩。我市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无坡耕地,所有耕地基本都建设了灌排设施,但这些工程大都建于六、七十年代,标准不高,再加上超期服役、年久失修等,功能减退,严重影响了排灌。所以还存在大量的中低产田,根据1997年调查,我市有中低产田388.24万亩,其中易旱型85.16万亩,沙瘦淀板型80.08万亩,实心田37.63万亩,盐碱地31.18万亩,其他类154.19万亩。 社会经济状况 人口和农村劳动力资源 1999年末全市总人口787.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4.6万人,农村劳动力374.93万人,共有农户215.6万户,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84人,是全省人稠地缺突出地区之一。 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 近年来,全市经济建设发展明显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9年,农业总产值1281290万元,比1995年增长17%,“九五”前四年平均年递增5.7%;居民人均年收入68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4元,比1995年增加37.57%,“九五”前四年平均增长12.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我市项目区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农区,大型骨干工程较为完善,全市共有干河12条,长742.34公里,支河105条,长1760.58公里。12条骨干河道,南北纵向的有焦港、如海运河、通扬运河、新江海河等4条,东西横向的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