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制作是门学问.doc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标题制作是门学问

(最新) 新闻标题的制作是门学问 (湖北日报 熊瑞隆) 一、标题重要性 二、基本要求 三、实例比较、分析、制作(重点讲) 四、通常标明什么 一、标题重要性 常言首:“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这说明报上新闻标题的重要,是读者的第一视角重点;“题好一半文”,反映报上标题在新闻作品中的地位,也是读者决定看文的重要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调查表明,有94%的被调查者是先看到精彩的标题,才读新闻的。 中外名人: 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中国改革开放设计师邓小平都办过报刊,对作好文章标题都有亲身实践感受。1948年9月毛泽东在审阅新华通讯社一条消息和社论时写下批语“凡新闻,标题必须有内容。”“凡论文标题,亦须有内容。”并提出作标题两个标准:一是内容,二是引人注目。1958年,毛泽东和时任新华通讯社社长、总编辑吴冷西谈话时强调“标题要吸引人,这很重要”。毛泽东:“百万雄师过大江”,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不争论”等可以说是精心之作、精彩之句、经典标题。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提出:标题要作为专门学问来研究。 被人称为中国第一秘的胡乔木曾说:有时候想一个好标题等于写一篇文章所忙所用的精力的三分之一。 人民日报原社长邓拓生前诙谐地说:谁要是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曾说:“一个好标题可以代表一张报纸。它的价值、力量往往可以大大超出稿件本身。”他认为:制作标题,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出生英国后到美国闻名于世的发明家、作曲家汤姆森(全球性媒体巨头汤姆森公司设立的汤姆森基金会编著《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 举例:1、总书记在恩施夜晚看地图 2、中央首长在神农架扛摄像机 (点评:庄子有言: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目是感官的初级体验,心意是情感的中级体验,只有气才能直觉精神人格。有人提出作品应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进而达到悦志悦神的境地。这不正是文字、摄影记者共同追求的吗?!试想:记者不拍出亮点--总书记正在看地图;不点出龙睛--标题祖国在我心中,能得全国新闻摄影金奖吗?!记者不拍到中央政治局委员用电视记者的摄像机兴致勃勃地拍摄神农架山水风光的镜头;不用简明、俏皮的文字表明把祖国大好河山拍个够,这张新闻图片能给人悦耳悦目 、悦心悦意、悦志悦神感觉吗?!) 无数事实证明,过了很长时间,读者对稿件中写的人、事记不清,但对稿件的标题记忆犹新,说得出,有的甚至将它作为行为、生活中的座右铭,可见标题吸引力、穿透力、辐射力、影响力、迷人勾魂魅力。 二、基本要求 人称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评价和组织新闻内容的最精练的文字,可起“画龙点睛”作用。新闻标题可从报道的事、理、形中或单项或交叉或综合地提炼,它制作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简练、生动。 在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中,温家宝总理及时赶到现场指挥。当抢救人员抬着伤员从现场走过来时,温总理赶紧后退让路。一位记者抓拍。 《生命的尊严》 谢绝了“大师”称号,谢绝不了世人的尊重 社会各界辞别季羡林(北大“国学大师”,见中国青年报2009、7、12日) 白天当老板上 晚上睡地板(创业者) 当你在深夜独行遇到歹徒、特别是在财产、生命遭到威胁时,你脱口而出的是什么?是触目惊心的字眼:“救命!”至于歹徒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凶器是刀子还是棍子,这些都不要紧,要紧的当然是呼喊““救命”----把你生命(财产)正在受到威胁这一事实信息传播出去,以期有人前来援救。这一脱口而出的“救命!”,非常适用于文章的标题。准确、鲜明、简洁、达到抢人眼,抓人心功效。 三、实例比较、分析、制作 1、(请互动:哪个题目好) [背景] 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苗圩,25日在武汉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说:“最近,不少群众反映,市委在禁止公款吃喝和‘带彩’娱乐后,一些干部不能在市内吃了,就走出去公款旅游、度假,影响很不好,必须严肃查处。” 请看2007年1月26日报上的标题: 1)、不准吃喝不准赌博,那就公款去旅游。针对这一现象,武汉唱响反腐三部曲-- --前年管嘴,去年管手,今年管脚 (主题) 2)、有干部巧立名目公款旅游,武汉市委书记苗圩“紧螺丝”-- -- 今年重点治理“风景路上的腐败” (主题) 3)、我市再亮反腐利剑 向公款旅游“开刀” (主题) 具体整治举措即将出台 4)、武汉反腐,剑指公款旅游(主题) 继禁公款吃喝、禁赌后,我市可能再出新禁令 (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