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2.PPT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2

●课标要求 1.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2.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3.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课标解读 1.依据台风监测实例,说明R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的特点和应用环节。 2.依据北川遥感图片资料,描述受灾区的损失状况,能正确判断堰塞湖的分布地点,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3.通过唐家山堰塞湖的救援案例,说明RS、GIS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4.通过救援案例,学生学会从文字、图片等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会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5.通过讨论,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 【问题导思】  1.遥感在台风监测中能起到哪些作用? 【提示】 实时提供台风的数据和信息,通过云图等资料能及时发现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强风暴出现的地区。 2.GIS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有哪些作用? 【提示】 可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 【思路点拨】 本题组主要考查“3S”技术的区别、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等基础知识,所用的材料紧扣热点,考查的知识比较基础。侧重对获取材料信息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从材料中发现答案的“蛛丝马迹”,并据此作出判断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解析】 第(1)题,材料中说明了BDS的功能是定位和短文通信,由此可以确定③④的描述是正确的。提供灾区影像的技术是RS,统计灾区经济损失的技术是GIS。第(2)题,一般来说,震级越大,造成的损失越大,汶川地震是8.0级,芦山地震是7.0级,芦山地震的震级小于汶川地震,①是正确的。材料中显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救灾中发挥的作用,由此信息推断“救援及时”也是造成损失小的原因,④是正确的。由于2008年处于同一地震带上的汶川发生过地震,人们的防灾意识有所增强,③是正确的。地震是地球内能的释放形式,目前的技术还很难作出预报,②是错误的。 【答案】 (1)D (2)B 2.据教材P69图3.7中国主要减灾工程分布和图3.8建设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建设的多处防护林工程属于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哪一类?如何布局? 【提示】 防护林工程属于第一类“改变地表环境”,通常布局在海岸带、北方风沙区、山地水土流失区以及人口稠密的平原区。 (2)防潮大堤和防御滑坡泥石流的格栅坝属于哪类? 【提示】 格栅坝属第二类“阻隔或控制灾害与财产、人口等的直接相遇。” (3)提高建筑物抗震系数属于哪类? 【提示】 属于第三类“改变财物特性,提高抗灾性能”。 1.自然灾害防御的内涵 2.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与工程性防御措施 (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材料二 中国部分主要减灾工程分布图。 (1)“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多选) (  ) A.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 B.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 C.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 D.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材料二中面积最大的生态工程是________,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该工程的主要功能为__________。 (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的生态作用在于 ________,对防止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起作用。 (4)我国在防御淮河水患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防灾减灾工程的分布与作用,结合图分析。淮河水患治理措施要具体分析,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等。 (3)通过几个优秀的搜索引擎(如http://或http://等),输入相关词汇(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防灾减灾、自然灾害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多试一些关键词,会有不同的搜索结果。 (4).将查到的有关信息保存或打印出来,在班上互相交流。 教材第56页活动 【点拨】 (1)确定时间(例如50分钟)和演讲的人数(可有8~10位同学)。 (2)将学生分成几组,并确定每组的演讲主题(可自定题目)。例如: ①自然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 ②人类扮演什么角色——改善环境,减少和降低灾害的损失;还是破坏环境,促发和加剧灾害的损失? ③自然灾害对人类是有害的,它有有利的方面吗? ④面对灾害,我们学生可以做什么? ⑤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投身于减灾事业。介绍一些从事减灾事业的科学家或普通工作者。 (3)各组分头准备演讲稿和推选演讲人(如果需要,老师可提供帮助),时间为一周。 (4)演讲比赛开始,可请有关老师和领导参加,进行评比。 (5)将各组演讲稿编订成册,进行宣传。 (2013·烟台高二期末)2011年第13号超强台风“鲇鱼”于10月18日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沿海登陆,19日进入中国南海东部海面。下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