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审稿专家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对拙文的细致审阅真诚.DOCVIP

尊敬的审稿专家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对拙文的细致审阅真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尊敬的审稿专家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对拙文的细致审阅真诚

尊敬的审稿专家,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对拙文的细致审阅,真诚的感谢您的不吝指教!因初习流行病学,对很多相关知识以及论文的撰写要点,很是欠缺,待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加强。 针对所提出的修改意见,已一一答复如下,并对文中的一些数据及语句的描述上,重新进行了整理,请详见下文。 如有述及不妥之处,还望敬请谅解,并给予指教,学生感激之致! 再次感谢您对拙文付出的辛苦,谢谢。 祝冬安! 学生:李杰 12.15 【专家审稿意见】 臀围按四分位数分为91cm、91~96cm、96~101cm、≥101cm的依据是什么? 答:因为四分位数间距适合任意分布资料,尤其适合大样本偏态分布资料,且不受两端个别极大值或极小值的影响,较全距稳定。本组分析数据为8771例,样本量较大,可分为多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看不同臀围水平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等之间的关系,根据臀围的分布特点,以四分位来分组,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最低25%分数和最高25%分数与相关结局事件之间的关系。 文中部分语句表达欠清晰,如“结果一”部分有如下表述:“正常体重组中,除TC(P=0.1572)、LDL(P=0.2152)及糖尿病家族史(P=0.2398)外,其他指标均呈统计学差异(P0.05)”,语义不清晰。 答:已修正,请详见文中。 表1中HTN等疾病项中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如正常体重组臀围第一分位HTN栏的21.92/23.09是什么意思? 答:分号前的数据表示HTN疾病在第一分位组中的患病百分比(阳性数百分比),分号后的数据表示无患病百分比(阴性数百分比);CHD、MS、心脑血管病数据相同。已在表下加注说明。 该研究人群为2型糖尿病,年龄为64±11岁,为何高血压、MS的患病率很低(表1数据)? 答:在BMI24组中,臀围第一分位组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1.92%,MS患病为13.43%;在BMI≥24组中,臀围第四分位组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0.67%,MS患病为37.09%;总组中,有高血压者5472例,患病率为62%;有MS者5263例,患病率为60%。另外,本组研究对像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MS患病率低可能与糖尿病的防治措施有关。 “在正常体重组,臀围越大,MS、HTN、心脑血管病、冠心病以及高血压家族史和冠心病家族史的患病率随臀围的逐步增加而降低,但在超重/肥胖组,臀围越大,MS、HTN、心脑血管病、冠心病以及高血压家族史和冠心病家族史的患病率随臀围的逐步增大而增高”,原因何在? 答:这与肥胖的临床表现存在一致性,正常体重情况下,大臀围的臀股部棕色脂肪对心脑血管起保护作用;而在超重/肥胖的情况下,腹部的白色有害脂肪对心脑血管起损害作用。在德黑兰的一项现况研究中亦证实,大臀围是多代谢异常的独立的保护因素。至于保护的原因,目前还不太清楚,由于臀部脂肪组织与腹部脂肪组织在生物学作用的机制不同,臀股部棕色脂肪组织对健康有利,而腹部脂肪组织对健康有害。此外,内脏脂肪组织更多的是产生游离脂肪酸,而下半身的体脂可以保护肝脏暴露于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之中,亦可能是臀部脂肪酸在细胞水平的摄取与释放的微调节可以起到预防异位脂肪堆积的作用。此机制也正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既然在正常体重组,臀围越大MS、HTN等的患病风险越低,而在超重肥胖组,臀围越大MS、HTN等的患病风险越高,那么在后面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似乎需要将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分开分析。 答:在前期的分析中,我们曾以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分开进行过分析,结果相似(见下表A,B)。考虑到臀围和腰围对BMI的混杂影响较大,以及本文所参考的文献均同时将BMI、腰围对臀围进行校正,分析臀围对相关疾病的独立影响情况,因此我们在做Logistic回归分析中采用了BMI、WC同时校正模式,因而没有以体重分组分开进行分析。 PAGE \* MERGEFORMAT 9 表A.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人群正常体重组不同臀围水平和代谢综合症、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模型1 模型2 MS β Sχ Wald值 P值 OR (95% CI) β Sχ Wald值 P值 OR (95% CI) 91 — — 1.80 — 1 — — — 1 91~96 -0.10 0.03 15.05 0.0001 0.90(0.86-0.95) -0.12 0.03 18.59 0.0001 0.89(0.84-0.94) 96~101 -0.11 0.03 13.51 0.0002 0.89(0.84-0.95) -0.13 0.03 15.75 0.0001 0.88(0.83-0.94) ≥101 -0.34 0.04 60.52 0.0001 0.71(0.65-0.78) -0.36 0.04 64.60 0.0001 0.70(0.64-0.76)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