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29《劳山道士》(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语文版.docVIP

初二语文上册29《劳山道士》(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语文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语文上册29《劳山道士》(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劳山道士》 序号 日期 执笔 八年语文组 审核 多有批判,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一些因果报应的说法和迷信的色彩。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课题 《劳山道士》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学 习 目 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聊斋志异》;识记、积累文中的重要文言实词。 2、把握文章内容,体味文章简练传神的人物刻画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教师教法 课上交流助学 学生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 一、释题: 劳山,即崂山,位于山东省即墨市海边。道士,对道教教徒的称呼。 二、默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叫王生的人到劳山拜师学道,由于不愿吃苦,最终学无所成,到处碰壁的故事。主人公是王生。 三、古汉语知识积累: 1、古今异义 王果去墙数步(古义:离开;今义:往) 烈如箫管(古义:响亮;今义:常用于“强烈”“烈士”“功烈”等义) 负笈往游(古义:求学;今义:游玩) 2、词类活用 心奇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 请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拜……为师。) 月明辉室(名词活用作动词,照耀。) 勿误樵苏(樵,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柴;苏,名词活用作动词,割草。) 细细品读课文,紧紧围绕这一部分的“主要问题”,积极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议、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赏析课文内容。 重点 目标1 难点 目标2 其他 项目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 教师教法 课前预习导学 学生学法 引导学生自学,及时完成所布置的预习任务。 一、引语: “鬼狐成性格,笑骂成文章”。《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像一幕幕诗剧,一幅幅水彩画,经常让研究中国文学的汉学家感到惊奇。它不仅是咱们中国文学的骄傲,还是世界文学当中非常有影响的作品,与《红楼梦》共同造就中国古代小说的双峰。 二、走近作者: 蒲松龄(1640—1715), 文学家,世称 。自幼聪慧好学,但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为贡生。为生活所迫,主要是做塾师。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三、关于《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主要运用唐宋传奇小说的文言体,以丰富的想像,并借鉴当时流传的故事和前人的作品,通过谈狐论鬼的表现形式,以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创造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对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多有暴露,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对课文进行预习。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自主·合作·探究 互助·相长·共享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 班 组 号学生姓名: 3、一词多义 【去】王果去墙数步(动词,离开);道士呼王去(动词,过去) 【毕】薄暮毕集(副词,全,都);歌毕,盘旋而起(副词,完) 【而】而还乎(代词,你);奔而入(修饰关系连词,无义);早樵而暮归(顺接关系连词,无义);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并列关系连词,无义);独坐而客杳矣(转折关系连词,不译) 【见】见一美人自光中出(看见);须眉毕见(现在写作“现”,显现) 【已】日已暮(已经);纸圆如镜而已(与“而”组成“而已”,罢了) 【其】其饯我于月宫可乎(表示希望,句中语气词);其声清越(那,指示代词) (2)、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如影之在镜中。 众徒弟看三人坐在月亮中喝酒,胡子眉毛全都(清楚地)显现出来,像镜子里的人影一样。 (3)、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 妻子扶起他一看,额头上肿起一个大包,像个巨大的蛋。 4、根据提示概括课文。 故事的开端:慕道上劳山——求师学法——过月余思归 故事的发展:看奇法念息——看师演法——不堪苦辞行——师父教法 故事的结局:抵家法失灵——演法失灵 5、文中的王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王生是一个想学法术又怕吃苦,有了一点儿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 片段作文欣赏: 冬天有阳光的时候,奶奶一如既往地叫我出去晒太阳,我耳机里的摇滚音乐淹没了奶奶的声音,奶奶拍拍我指指外面,我从满眼的照片中抬起头,看见了阳光,但我摇了头,第一次。奶奶有些吃惊,继而叹了口气,无奈地转身走了。那个无奈的背影让我心疼,但我很快为自己编了一个可笑的借口:“奶奶,外面风很大呢,有点冷,还是不要出去晒太阳了吧。”奶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进了被阳光铺洒的空荡荡的院子里。以后再有阳光灿烂的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