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下册第6单元第2章第3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济南版.docVIP

初二生物下册第6单元第2章第3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济南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生物下册第6单元第2章第3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认识物质循环的过程及特点。(重点) 2、说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过程及特点。(难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 “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 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传统内容,集合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方法为一体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集重点和难点为一体的一个部分。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又能进一步理解能量的流动,同时提升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关系的实质性的认识。 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选择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作为本课的总体设计。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学法指导: (1)、学生课前预习。 (2)、课堂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学会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知识点。? (3)、小组合作:上课之前学生按事先分组,进行合作交流活动。 (4)、小组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析选择,培养综合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制作 安排课前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3分钟 课件出示复习思考题:由学生,导入新课C生产者 有机物 消费者 分解者 光合作用 分解作用 等 思考二氧化碳增多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回答: 温室效应 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等 植树造林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 学生回答: 各学习小组展示收集的相关资料 水循环 氮循环 小组讨论之后由小组代表回答: 1、循环的特点:周而复始 2、物质循环的概念: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 3、南极无人常驻在企鹅的体内发现DDT说明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小组代表回答: 1、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周而复始 2、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比较老师出示的图表和自己总结的有哪些不同留意自己没想到的和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合作解决他们。 提出本节课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需要思考的问题 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思考新问题 教师合理引导学生自己能学会很多的知识 通过自主学习、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本领 及时评价可以激发学习的热情 一是展示做的优秀的图片,二是让学生对自己的思考作出适当的调整 适当的练习对知识的掌握有好处 通过图片认识水、氮循环的大致过程加深对物质循环的认识 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复习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有利于巩固及形成知识体系 注意评价的标准要明确,表扬及时不断地鼓励学生学习新知 对于不好理解的知识教师及时补充以利于学生掌握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22分钟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 22分钟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22分钟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22分钟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22分钟 探究之旅 【分析与讨论】 多媒体展示p51分析与讨论资料 资料一:自然界中碳分布广泛,主要以碳酸盐(石灰岩、珊瑚礁)、煤、石油等形式存在地球上,其余的则以二氧化碳的存在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分析材料,思考碳的存在形式并说出你的分析结果 碳在无机环境存在的形式? 碳在生物体存在的形式? 讨论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 教师点拨: 1.碳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1)无机环境存在的形式: 碳酸盐、煤和石油、二氧化碳。 (2)生物体存在的形式:含碳的有机物(淀粉、葡萄糖)。 资料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每年全球生物体以有机物形式保持的碳含量可达3×10^13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命活动中通过呼吸作用又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归还到大气中。 回顾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写出公式 思考碳进入、流出生物体的途径 多媒体展示这两个生理过程  根据你们的回答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机环境中的碳可以进入生物体,生物体中的碳也可以回到无机环境。周而复始的进行 教师点拨: 1、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食物链 3、碳进入大气的途径:呼吸作用 资料三:动植物死亡后,其遗体被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如果它们的遗体沉积在海洋和湖泊的底部并被迅速的掩埋,经过地质演化作用可以转化成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人们对这些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又将它们转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提出思考题: 煤和石油的形成 煤和石油的燃烧 教师点拨: 碳进入大气的途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分解者有分解作用 通过对三个材料的分析你知道碳循环了吗?可以动手画一下碳是怎么循环的吗? 教师及时观察导学生画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