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感染1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腔颌面感染1ppt课件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急性期) 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39-40℃,WBC↑,可出现核左移 炎症在骨腔内或下颌管内扩散时出现局部疼痛,多数牙松动,牙周溢脓,下唇麻木 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时,出现颌面部肿胀、开口困难 可并发败血症、颅内感染等。 中毒性休克 具有一般休克和脓毒血症的表现 BP骤然下降,呈持续性低BP,收缩压〈60mmHg,脉压小,脉搏细速,出现中毒性肾病(尿少、无尿、尿毒症),中毒性脑病(神志不清、昏迷) (二)不同间隙感染的特殊症状 重点介绍 ★眶下间隙 ★咬肌间隙 ★颌下间隙 ★口底蜂窝织炎 翼下颌间隙 眶下间隙感染 Infection of the infraorbital space 感染来源:牙源性为主 临床特征:肿胀部位以眶下区为中心,波及四周,引起相应部位的肿胀,如:眼睑、鼻侧、内眦及颧部皮肤。脓肿压迫眶下神经可引起剧烈疼痛。 咬肌间隙感染 Infection of the submasseteric space 感染来源:下颌第二、三磨牙炎症为主 临床特征:以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充血、压痛;早期即可出现张口受限;脓肿形成后不易触及波动感,须靠穿刺确诊。处理不及时,易发生边缘性骨髓炎。 翼下颌间隙感染 Infection of the pterygomandibular space 感染来源: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及尖周炎 医源性感染:如,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邻间隙感染扩散 临床表现 牙关紧闭,吞咽不适,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面部无肿胀 检查:翼下颌皱襞肿胀,压痛;下颌支后缘及下颌角内侧丰满,有压痛。 下颌下间隙感染 Infection of the submandibular space 感染来源:牙源性和腺源性为主 临床特征:颌下三角区皮肤充血、水肿、炎性浸润,有明显压痛及凹陷性水肿,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一般不引起张口受限,除非炎症波及到咬肌。 口底蜂窝织炎 Cellulites of the floor of the mouth 感染类型:化脓性和腐败坏死性感染 感染来源:牙源性、外伤、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颌骨骨髓炎等。 临床特征: 初期:局限于一侧舌下和颌下间隙 →炎症波及整个口底间隙时:双侧颌下、舌下、颏下高度肿胀,舌体抬高,“二重舌”,伴有语言、吞咽和呼吸困难。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 病情发展迅速而广泛,副性水肿非常广泛,水肿范围可达颈上部,皮肤表面红肿,坚硬如木板,有时有捻发音。由于肿胀范围广泛,易造成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应及时抢救。 婴幼儿特别注意。 口腔间隙感染的治疗 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 一般支持疗法 抗生素:敏感药物和联合使用抗生素 切开引流: 病源牙处理: 激素的使用 理疗及高压氧治疗 外用药物的使用 切开引流术 切开引流术目的 使脓液或腐败坏死物迅速排除体外,以达到消炎解毒的目的 解除局部疼痛、肿胀及张力,防止窒息 预防发生边缘性骨髓炎 预防感染向颅内和胸腔扩散或侵入血循环,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纵隔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切开引流的指征 急性化脓性感染经药物等治疗5-7天,局部肿痛不消,体温不降,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者 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 穿刺抽出脓汁者 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 脓肿已冲破,但引流不畅者 切开引流术的要点 (一)切口部位 1. 眶下间隙感染: 口内切口—在上前牙或前磨牙前庭沟粘膜转折处 口外切口—在眶下缘做弧形切口 2. 咬肌间隙感染:在下颌角下缘1-2cm,做5-7cm的弧形切口 3. 颌下间隙感染:在下颌下缘下1.5-2cm做平行切口长3-5cm 4. 口底蜂窝织炎:在颏部做一倒“T”型的切口 5. 翼颌间隙感染:口内—较少用,不利于姿势引流。 口外—同咬肌间隙感染。 (二)手术操作 浅部脓肿—尖刀刺破皮肤进入脓腔,在向两端扩大切口 深部脓肿—先做穿刺决定脓腔,再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钝性分开脓腔,进入脓腔后再扩大创口 多间隙感染(多个脓肿存在):应通过同一切口逐一分离每个脓腔,并使之贯通,必要时,可增加切口。 (三)保持引流通畅 切开排脓后,应放置引流物,以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物放置的时间:需视脓腔情况及脓液分泌物的多少而定。 (四)伤口用药及创口处理 伤口用药 有时需用抗生素局部冲洗; 口底蜂窝织炎:1.5-3%H2O2、1:5000高锰酸钾冲洗 创口处理 敷料包扎, 每日更换引流物及敷料 第三节 颌骨骨髓炎 Osteomyelitis of the jaws 分类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按部位分—中心性和边缘性 按病变发展分—急性和慢性 按炎症范围分—局限型和弥散型 特异性颌骨骨髓炎:TB和放线菌病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放疗〉6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