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ppt课件_2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 历史发展脉络;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一、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2)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是河南省滢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以彩陶文化最为著名。;(3)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以黑陶文化最为著名。;(4)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化成就
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第二,石器的磨制和钻孔,体现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磨制石器的发展与农业发生同步。;第三,陶器的制造是贯穿于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手工业。制陶技术经历过贴塑、泥条盘筑及慢轮加工和快轮加工几个大的阶段。快轮加工陶器在仰韶文化时就已经出现,经过不断提高,到龙山时期已遍及黄河及长江流域。陶器的烧制还带出了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青铜器制造。龙山文化时代,除良渚文化外的所有文化遗址,都曾发现过铜器,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2.多元的文化发生
中国文化的发生不限于“三皇五帝”“一脉”相承
远古文明“七大区域”或“六大区系”说
炎黄、东夷、苗蛮三大区域说
三大区域实际是远古更加多元的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
在一个人群众多、地域广大的世界里,只有战争的征服,不能必然地导致文化的汇聚融合,因为战争也可以招致人群的逃避和迁徙。真正将来源不同的人群辐辏并凝聚在一起,应当还有更加积极的要素。这就是建立在互相交流、启发基础之上的文化建构。共同宗教生活的建立,应当是这种文化建构的重要线索之一。;二、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三、夏、商、西周:族群代兴历史的结束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1.夏商文化比较 ;2.西周: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1)分封制与统一化的文明进程
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思考: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周武王伐商时“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史记·周本纪》),响应武王革命,这教训了周代统治者不能走殷商的老路。;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主要有三点:
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力。周人并没有把被他们征服的族群全部变成奴隶踩在脚下。
在封建各国的同时,周也对商遗民进行了分割,如将“殷民六族”分配给鲁,将“七族”分配给卫,将“顽民”迁移到周等,但成族地分配,只是对强大的商族群体进行拆解,意在消除他们的反抗的力量。殷遗民在周朝社会里,甚至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如可以按他们的习惯去经商等。周对商遗民尚如此,对其他族群,也不至于太差。另外,周人还有意利用婚姻,广泛地与异性贵族建立稳固的亲戚关系。这些措施最大的好处,是为渐渐消除族群间的仇恨乃至文化界限,提供了前提和保证。因此,分封制的实施,实际完成的是;这样一项重大的变革:在一个广大地域上,众多的林立的人群,敉(通“弥”,安抚,平定)平各自的族姓界限,走向融合。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
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统治的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周期的分封,各诸侯国是有自己的土地:军队,人民的,是实体性的政权存在。王朝要使诸侯有效地捍卫周室,就必须向他们让渡权力,而诸侯要想保证自己的存在,必须捍卫王朝的权益。分封制是一种富于“弹性”的制度,与后代王权专制有重大的差别,那种认为中国自周代就是专制社会的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在周初异性族群林立的情况下,每一个分封出去的国家,必须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开辟生存空间。这就必须因地制宜地去寻求自己发展的道路。如在东夷文化区立国的鲁是变俗革礼,地利饶衍的齐国则广开渔盐之利。分封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2)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但是考察周人的重农,他们不是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的含义。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的《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了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在一个广大的地域上,在众多的人群中,敉平了他们各自的族姓界限,在相互融合中“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 ;四、春秋战国: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2.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儒家的思想核心是“
文档评论(0)